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回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回族组78例和汉族组238例。对8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家族遗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回族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高于汉族组(P<0.05)。回族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汉族组,而心绞痛比例低于汉族组(P<0.05)。两民族均以A型病变为主,回族组C型病变高于汉族组(P<0.05)。两民族均以单支病变为主,回族组3支病变高于汉族组(P<0.05)。Gensini积分比较,回族组高于汉族组(P<0.05)。结论:比较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回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比例高、糖尿病比例高、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术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STEMI行急诊PCI患者335例,根据入院时MPV水平分为A组(≤9.9 fl,123例)和B组(MPV>9.9 fl,212例)。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根据MACE的发生,分为MACE(+)组和MACE(-)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CE发生率B组[53例(25.0%)]高于A组[16例(13.0%)](χ2=6.844,P=0.01),主要表现在再发心绞痛[37例(17.4%)比9例(7.3%),χ2=6.751,P<0.01]和再次住院[40例(18.7%)比12例(9.7%),χ2=4.928,P=0.03]。MACE(+)组中MPV>9.9 fl病例比例高于MACE(-)组[54例(78.2%)比165例(62%),χ2=6.376,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PV>9.9 fl(OR:2.05,P=0.03),提示MPV>9.9 fl与STEMI行急诊PCI患者1年预后相关。结论术前MPV>9.9 fl是预测STEMI行急诊PCI患者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92例AF患者及60例无AF发生的健康体检者,检测hs-CRP水平、血脂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比较2组间指标.结果 AF组LAD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F组LAD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COPD稳定期患者、37例吸烟史匹配的健康体检者,通过心脏扇扫测量三尖瓣返流峰值流速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其分为3组,即:A组,COPD非PH组;B组,COPD合并PH组;C组,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间MPV均值的差异,并统计MPV与心脏彩超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相对于C组,MPV在A组和B组升高(P<0.05),在B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与右肺动脉直径正相关。结论 MPV在稳定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升高明显,可作为监测COPD稳定期肺动脉压力及心肺功能受损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征及肺动脉压力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353例,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结果分为对照组〈40mmHg,轻度PH组40~50 mmHg,中重度PH组≥51 mmHg,比较三组患者体重指数、血浆D-Ⅱ聚体、肺功能、肺CT图像上的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等指标。结果 353例AECOPD患者中,合并PH患者101例,占总数28.61%。轻度PH患者74例;中重度PH患者27例,其中“不成比例”的PH患者3例。轻度PH组血浆D-Ⅱ聚体及中重度PH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PH组PaCO2及中重度PH组均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相比对照组,轻度PH组及中重度PH组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FEVl/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CT中中重度PH组及轻度PH组主肺动脉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PH组降主动脉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中重度PH组的主肺动脉直径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值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相关的PH多为轻度至中度,有少数“不成比例”的PH;肺功能与肺动脉压力无明显相关性;血浆D-Ⅱ聚体在评估PH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的价值;胸部CT主肺动脉直径及主肺动脉直径与降主动脉直径比可作为评估PH的指标。  相似文献   
56.
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并发症,也是COPD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及早控制肺动脉压力,可以改善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血管阻力,提高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改善心功能,从而用于特发性PH、血栓栓塞性PH、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PH的治疗.但对COPD相关PH的治疗作用仍存在争议,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资料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对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冠脉造影、心电图表现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2例均为前降支肌桥其中前降支近段6例,中段16例,远段10例。心电图表现为V1~V4T波倒置的20例,占62.5%,所有患者均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8例症状缓解。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于前降支,前降支的肌桥又以中、远段多见。提示有疑似心绞痛患者如出现胸导多导联出现不伴ST段改变的T波倒置而冠心病危险因素又较少的患者,有存在心肌桥的可能。单纯心肌桥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江苏南通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IL)-6-174G/C(rs1800795)、-572C/G(rs1800796)、-597G/A(rs180079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血清IL-6水平以及房颤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房颤组和对照组血清IL-6及其他临床指标,测量左心房长径(LAD);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酶切。结果:房颤组IL-6和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组IL-6-572C/G基因型分布G/C+G/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房颤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IL-6-174G/C位点C等位基因突变率极低,IL-6-597G/A未见A等位基因突变。结论:IL-6-572C/G位点G等位基因突变导致了机体血清IL-6水平升高,可能与房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9.
白桦  张峰  张馨介  葛利军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03-1004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TMT)对冠心病(CHD)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诉的住院患者200例,比较分析TMT与冠脉造影(CAG)两者检查结果。结果 200例患者中,TMT阳性143例,其中CAG阳性112例,CAG阴性31例。TMT阴性57例,其中CAG阴性36例,CAG阳性21例。TMT在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与CAG相比较,诊断CHD的敏感性84.2%、准确度74%。根据CAG对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累及范围支数分析,比较对TMT结果的影响,两者均阳性者多为双支及3支、或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重的情况。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者TM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χ2=3.73,P〈0.05),其中狭窄在50%-74%的TMT阳性率最高。结论 TMT对CH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做为非侵入性诊断的初筛手段,亦可评估冠脉病变的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60.
1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以"突发胸痛2.5h"于2011年1月26日入院。患者突发胸痛,部位为胸骨后,呈压榨样,伴大汗,持续不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复方罗布麻片、硝苯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