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比较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度及其后效应。 方法 应用Sceptor系统和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 ,抗生素后效应通过菌落平板计数方法测定。 结果  5 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 5种常用治疗抗生素敏感度依次为美洛培南 (倍能 ) 92 3 % ,泰能 86 5 % ,头孢吡肟 (马斯平 ) 75 0 % ,头孢他定 62 9% ,哌拉西林 46 2 % ,抗生素后效应以美洛培南、泰能明显 ,2MIC时分别为 ( 1 4667± 0 8199)h和 ( 1 3 667± 0 80 2 8)h ,8MIC时为 ( 1 5 3 3 3± 0 9675 )h和( 1 73 3 2± 0 990 2 )h。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足量使用美洛培南或泰能 ,发挥其迅速杀菌活力和延长其后效应  相似文献   
42.
20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肺炎克雷伯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20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和替卡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阿莫西林/棒酸52.5%,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萘啶酸,培福沙星为36%-44%,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3胺酶为20%。结论:亚胺增南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率最低,应作为治疗重症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43.
海南二例类鼻疽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4.
对已确诊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55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发现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具有两端浓染、灰白色菌落形态特征;在海南地区从北至南均有发病,但在全省范围无明显地区特异性,好发于秋季,接触疫水、农民、免疫功能低下、年龄≥50岁为易感因素;临床早期采用亚胺培南或三联药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治疗效果都较满意,但由于治疗费用高,疾病进展又迅速,加上患者经济条件一般较差,最终被迫选择放弃治疗从而导致死亡率高。建议及早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并应推出更廉价的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5.
临床分离细菌及耐药性3年监测情况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报告海南省人民医院2000—2003年从各种感染疾病标本分离出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4518株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细菌4518株,其中居前8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6%)、大肠埃希氏菌(12.O%)、金黄色葡萄球菌(8.O%)、不动杆菌(6.8%)、肺炎克雷伯氏菌(6.1%)、肠球菌(5.7%)、表皮葡萄球菌(5.3%)、阴沟肠杆菌(2.2%)。其它为(33.3%)。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不动杆菌;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肠球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降低。感染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46.
检出尿培养321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树  莫成锦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24-324,378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按常规法作细菌分离检出,鉴定及药敏用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仪进行. 结果检出321株病原菌中,按染色分类,革兰阴性杆菌占50.1%,革兰阳性球菌占49.9%;按菌种分类,真菌占18.7%.肠杆科细菌对亚胺培喃敏感率最高达100%,其次为呋喃妥因;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尚未见有耐药,呋喃妥因,利福平,耐药率也低;肠球菌出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酵母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泌尿系感染的优势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D群肠球菌、真菌和铜绿假单胞菌.G-杆菌耐药率最低是亚胺培喃,其次是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G 球菌耐药率最低是万古霉素,其次为呋喃妥因知利福平.  相似文献   
47.
1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及其药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危险因素及有效抗生素,方法分析1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应用Sceptor系统测定了1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20种抗性素的敏感度。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见于呼吸道染,其次为菌血症及局部感当了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严重基础疾病,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子,替卡西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为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相对活性的  相似文献   
48.
海南岛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莫成锦,宋星宇,陈家骐,陈惠峥我们于1992年5月至1994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收集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358份,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及ELISA法进行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收集我院儿...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药物敏感度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分离的770株金葡菌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9年来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成年组中逐年增加,儿童组中变化不大。金葡菌对常用10种抗菌药敏感度,除万古霉素外,均逐年下降,达60%以上的敏感度药物只有头孢唑啉和阿米卡星。结论:监测本地区金葡菌的药物敏感度不仅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而且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