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A model of incomplete cerebral ischemia caused by bilateral ligation of the commoncarotid arteries in rat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naomaikang on the relief of cellulardamage following cerbral ischemia.Cellular dam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peroxidation productswere reduced in rats pretreated with naomaikang.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free radical re-action involved with tissue damage,particularly with the injury of neurons in cerebral ischem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lipid peroxidation can be lowered by the pretreatmentwith naomaikang in the model of incomplete cerebral ischemia,and suggested that this drug is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cerebral ischemia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2.
槲皮素止泻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槲皮素止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槲皮素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和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记录其收缩力和推进距离;观察槲皮素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擗皮素抑制离体回肠的收缩,抑制小肠的推进功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 槲皮素能通过抑制肠道的蠕动、抑制肠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来发挥其止泻作用,这也是番石榴叶止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人参总皂甙(Gensenosides GS)对血小板的作用及其机理,本文观察了GS对兔血小板聚集和环核苷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S(12mg/kg)由兔耳缘静脉给药后,曲花生四烯酸,ADP及胶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给药前明显降低,同时测得血小板中cAMP含量比给药前明显升高,两个指标的时效曲线均大致呈双峰型,高  相似文献   
14.
脑脉康对大鼠脑缺血性病模脑组织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脉康由人参、川芎、三七、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淤通络、健脑益智、降脂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脂、脑动脉硬化、脑功能衰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探讨该药治疗疾病机理,特观察了该药对大白鼠眩缺血性病模恼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提取物槲皮素止泻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槲皮素对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和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记录其收缩力和推进距离;观察槲皮素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槲皮素抑制离体回肠的收缩,抑制小肠的推进功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槲皮素能通过抑制肠道的蠕动、抑制肠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来发挥其止泻作用,这也是番石榴叶止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钩藤碱对苯丙胺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苯丙胺组(B组)、氯胺酮+苯丙胺组(C组)、钩藤碱+苯丙胺组(D组)和钩藤碱+生理盐水组(E组),每组各8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第4天将各组大鼠置于条件性位置偏爱箱中并记录其在白箱中的停留时间,同时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绘制全脑分维参数地形图并检测大鼠脑中内啡肽的水平。结果 氯胺酮和钩藤碱均能消除苯丙胺诱导的大鼠位置偏爱;钩藤碱本身不能引起位置偏爱。A组大鼠的全脑分维参数地形图呈现“脑功能平衡图”,苯丙胺使其完全偏离平衡状态,经氯胺酮或钩藤碱治疗后可恢复。B组大鼠脑内的内啡肽水平明显下降。C、D、E组与A组大鼠脑内内啡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钩藤碱可能通过提高脑中内啡肽含量治疗苯丙胺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且钩藤碱本身无精神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吗啡依赖大鼠催促戒断模型与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以及中药活性成分青藤碱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法复制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经纳洛酮催促,引发躯体戒断症状.连续给予吗啡(5 mg/kg,sc)6d,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两个模型分别给予青藤碱低、高两个剂量(30 mg/kg,60 mg/kg,im)治疗.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1.吗啡依赖大鼠经纳洛酮催促后,戒断评分值明显升高,同时伴有下丘脑NE和5-HT水平升高[分别为(7.07±1.41)μg/g脑组织和(1.15±0.35)μg/g脑组织],与空白对照组Ⅰ[分别为(3.34±0.97)μg/g脑组织和(0.49±0.21)μg/g脑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鼠脑内DA水平下降[(0.28±0.12)μg/g脑组织],与空白对照组1[(0.39±0.14)μg/g脑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大鼠脑内DA和5-HT水平升高[分别为(1.13±0.36)μg/g脑组织和(1.23±0.34)μg/g脑组织],与空白对照组Ⅱ[分别为(0.43±0.11)μg/g脑组织和(0.47±0.18)μg/g脑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NE则无明显改变[(3.28±1.10)μg/g脑组织],与空白对照组Ⅱ[(3.57±1.17)μg/g脑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藤碱连续用药可显著抑制催促戒断症状和吗啡引起的位置偏爱的形成,对脑内单胺神经递质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 吗啡依赖的形成和戒断与脑内单胺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吗啡的躯体戒断症状与NE和5-HT升高的关,而位置偏爱效应主要与DA水平升高有关.青藤碱能抑制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消除吗啡诱导的大鼠位置偏爱的形成,对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气功戒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sc吗啡,剂量递增法制作吗啡依赖小鼠模型,经纳洛酮催促,观察小鼠的戒断症状。采用盘古神功给成瘾小鼠发功后,小鼠戒断后的跳跃个数及跳跃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体重下降减轻。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结果表明,盘古神经功能缩短小鼠在拌药盒中逗留的时间。此外,盘古和神功可明显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的个数及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盘古神功能显著缓解吗啡准依赖小鼠纲洛酮催促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9.
壁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壁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认为壁虎有祛风活络、散结止痛、镇静解痉的功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结核病、骨髓炎、瘘管等疑难杂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胞外信号刺激细胞,导致多种信号分子相互转换,最终产生对应的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各种细胞内外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调节离子通道、代谢酶、转录因子等的活性,而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实验研究逐渐提高大家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和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血管形成、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的认识。细胞内信号通路失调,最终造成细胞增殖与凋亡异常是细胞癌变的主要机制之一,针对这些重要的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逆转、延迟、阻止致癌过程。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中已经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疗效优势,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瘤体、术后防治肿瘤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以往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抗肿瘤中药可从多条途径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近几年有关中药抗肿瘤的相关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些抗肿瘤中药研究中所涉及的11种信号通路,以期为后续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