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观察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新型输送系统封堵技术连续对136例膜部VSD患者施行修补,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1.8岁;体重4.0~26.0 kg,平均体重12.7 kg;VSD直径3~12mm,平均5.1 mm。患者经胸部微创小切口(胸骨下端3~4 cm纵行小切口或胸骨左缘第3肋间2~3 cm横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引导下,建立VSD输送轨道,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封堵VSD。术后密切随访病情变化,按期复查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 136例患者中131例(96.3%)封堵成功,手术时间少于90 min,安置封堵器时间5~42 min(16.3±5.7 min)。89例(67.9%)采用对称封堵器,42例(32.1%)采用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用TEE监测,3例存在轻微残余分流,4例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但所有术前有三尖瓣反流患者未见反流加重,主动脉瓣未受影响,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4 d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经内科处理3 d内恢复正常心律。5例(3.7%)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介入封堵成功的1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8.3±6.6个月)。随访期间3例原有轻微VSD残余分流者分流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无血栓和溶血,无封堵器位置移动现象,未发现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切口隐蔽,基本不影响美观。结论在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适用于大多数膜部限制性VSD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结果尚需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5岁,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4a,活动后胞子闷憋气2a加重6个月于2006年2月28日就诊。查体:双侧颈静脉充盈,胸廓成桶状并鸡胸畸形,心界向两侧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Ⅱ/6舒张期杂音,欠响亮,P2亢进。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congenitalcoronaryarteryfistula ,CAF)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直接与心房、心室、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或冠状静脉瘘之间的异常交通。在先天性心脏病中 ,其发生率为 0 2 7%~ 0 40 %。我院 1983年 7月至 2 0 0 2年11月共手术治疗CAF患者 7例 ,手术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0~1981年共做心脏瓣膜置换术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8~44岁,体重50~67公斤。瓣膜病理改变均属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7例,二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积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胸片和超声诊断为胸腔积液的29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病儿。通过床旁超声先行定位,局麻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评估操作的安全性。结果 29例病儿均一次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时间为3~24 d,累计引流量120~3 300 mL。所有病儿耐受性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消失或减少,有效率达100%,未出现出血、气胸、导管脱出、感染、堵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积液,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微创等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评价同种带瓣主动脉(VHA)用于法乐氏四联症(TOF)右室流出道(RVOT)矫形的临床效果。②方法以保留无冠瓣及二尖瓣大瓣的VHA行右室漏斗部、肺动脉瓣环和肺动脉干矫形25例。关胸前测定各心腔压力并行彩色Doppler心脏超声随访。③结果关胸前测压:VHA组与对照组的右室与左室收缩压比值分别为0.50±0.16和0.62±0.14(t=2.580,P<0.02);右室收缩压分别为6.58±1.69kPa和7.89±2.45kPa(t=2.103,P<0.05);右室-肺动脉压力阶差为0.43±0.32kPa和3.31±1.95kPa(t=7.315,P<0.001)。VHA组血液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HA组死亡1例(4%),余24例随访0.67~4.67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恢复优良,Doppler超声随访显示术后肺动脉反流轻微,VHA无失功及钙化。④结论本研究资料显示以带瓣VHA行TOF的RVOT重建,术后血液动力学效果优良,可以最大限度加宽RVOT,最大限度减轻肺动脉反流,是理想的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17.
心脏术后出血再次剖胸止血14例分析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荣佑宝,李贞福,高洪波,战晓春1992-1996年,我们对14例心脏术后出血患者行再次剖胸止血,均治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3例;年龄4-40岁;体重13-67kg...  相似文献   
18.
心脏外科手术时发生的急性肺高压危象往往伴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致使病人难以脱离体外循环(CPB)的辅助,临床处理十分困难,死亡率极高。近年我们经中心静脉右心房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同时经左心房应用去氧肾上腺素(PE)治疗7例病人,均成功脱离CPB辅助,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经房-肺动脉施行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可行性及早期结果。方法选择青岛市儿童医院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施行一期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的145例1~2岁患者,分为经房-肺动脉(96例)和经右心室根治术(49例)2组。比较2组手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后早期死亡,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计数变量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近期因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9.3%。经房-肺动脉和经右心室根治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1.60±1.06)、(4.32±7.86)d,ICU滞留时间分别为(4.59±2.16)、(8.50±10.23)d,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时间分别为(7.68±4.26)、(10.89±10.52)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31±3.60)、(16.52±12.0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65.89±6.77)、(75.81±13.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房-肺动脉施行婴幼儿TOF根治术是可行的,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TOF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