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8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700篇
预防医学   43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95篇
  4篇
中国医学   526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内耳门周结构对内镜下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内耳门周结构对颞骨径路内镜下处理脑桥小脑三角区病变手术的影响,为临床开展相应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上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观察小脑下前动脉及内耳门后唇的变异,了解其对内窥镜导入及其手术的影响。结果: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1/3以上者占27.5%(11侧)。小脑下前动脉在Ⅶ、Ⅷ脑神经外侧成袢者占22.5%(9侧)。内耳门后唇隆起合并小脑下前动脉袢在Ⅶ、Ⅷ脑神经之外侧者占7.5%(3侧)。结论:当内耳门后唇隆起超过面神经脑桥小脑角段1/3或小脑下前动脉弓在Ⅶ、Ⅷ脑神经之前时将对内窥镜导入有阻碍,当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要将内窥镜导入脑桥小脑三角区相当困难,不宜采用此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2.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为神经内窥镜下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1例成人尸头固定标本进行第三脑室的解剖观察和测量 ,对 9具新鲜尸头进行经室间孔入路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的解剖学观察。结果 :室间孔长径、宽径为 (5 .4± 1.2 )mm、(2 .7± 0 .9)mm ,中间块长径、宽径为 (6.8± 2 .3 )mm、(3 .8± 1.0 )mm ,前后联合间距 (2 1.8± 2 .1)mm ,前、后联合到中间块为 (6.3± 0 .8)mm、(8.8± 1.3 )mm ,前后联合中点处第三脑室高度 (13 .8± 1.4)mm ,室间孔下、后联合前及中间块上、下第三脑室宽度分别为 (6.3±2 .2 )mm、(4 .9± 1.8)mm、(3 .4± 1.6)mm和 (4 .3± 1.8)mm ,中间块上、下最小高度为 (4 .4± 1.3 )mm和(4 .3± 1.3 )mm。内窥镜可较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内结构 ,但中间块可影响显露。结论 :内窥镜下经室间孔入路进行第三脑室手术有一个理想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3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67例甲状隙疾病患者同时进行T3、T4,FT3,FT4、TSH、TGA、TMA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经蝶窦进路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垂体瘤的经验。方法:经蝶窦进路显微手术治疗直径在30mm以上的巨大垂体瘤58例。结果:58例中,镜下全切除者52例、大部分切除者6例,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于垂体危象。余57例患者术后随访2~5a,复发5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仍以经蝶窦进路为首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区分131例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S0~S4),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肝组织TGF-β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是0.74和0.89,P<0.01).血清TGF-β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分割比较,S0和S1分别与S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与S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S1组和S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肝组织TGF-β1表达在S3和S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相关(r=0.61,P<0.01).结论 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血清TGF-β1有希望成为临床判断轻度或重度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为了研究噬菌体D29气溶胶吸入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行性,测试了噬菌体D29耐雾化能力、喷雾量、气溶胶粒径等气溶胶特性参数.方法 负压实验室气雾柜内发生噬菌体D29气溶胶,TSI3321气溶胶粒径分析仪测试了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测试了生物粒子气溶胶中值直径.据雾化前后噬菌体D29的浓度变化及体积变化得到噬菌体D29的雾化时间存活率和雾化量.结果 噬菌体D29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872 μm,生物粒子气溶胶中值直径为2.21 μm.噬菌体D29在雾化5、15、30、45、60 min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9.78%、77.19%、48.86%、33.99%、30.12%.气溶胶的雾化量为232 μl/min.结论 噬菌体D29气溶胶粒径、耐雾化能力及喷雾量等气溶胶参数可以进一步进行动物气溶胶吸入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探讨吸入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溴化异丙托品(异丙托品)对大鼠COPD模型干预的影响。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后第8天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品溶液。观察支气管病理学改变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检测有关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管壁厚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静息分钟通气量(VE)、呼气峰流速(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异丙托品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适量LPS和反复熏香烟的方法,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及病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为人类CO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皮质激素对大鼠COPD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解恶性肿瘤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通州市5乡镇1990-1999年诊断的所有恶性肿瘤不同疗法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539例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2289例未手术治疗的生存率;176例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2652例未放射治疗的生存率;596例化学治疗的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2232例未化学治疗的生存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114例中药治疗的恶性肿瘤生存率与2714例未用中药治疗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恶性肿瘤实施正规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患者 ,女 ,3 5岁 ,住院号 83 3 7,住院前 2个月发现右侧下颌后牙龈区有一豆粒大肿块 ,无疼痛 ,易出血 ,肿块生长较快 ,后感右侧下颌区胀痛 ,张口受限 ,影响饮食 ,就诊于我院口腔科 ,门诊以“牙龈瘤”收入院。查体 :T3 6 5℃ P 80 /min R2 0 /min BP14 / 10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 ,肝脾无肿大。口腔专科检查 :面部不对称 ,张口受限。右侧下颌颊侧牙龈区有一 3cm× 3cm大暗紫色肿块 ,有蒂 ,包膜完整表面光滑 ,质软 ,触之易出血。( 6残根 ,5 7松动Ⅱ°)颌下及颏下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40.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小肠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18.9%~26.1%[1]。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我院从1980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65例,本文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中,男54例,女11例。年龄16~52岁,平均30.2岁。闭合性损伤46例(70.8%),包括车祸伤13例(20%),自行车摔伤14例(21.5%),钝器伤8例,坠落伤5例,足踢伤3例,跌伤2例,爆震伤1例;开放性损伤19例(29.2%),包括刀伤 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