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甲胎蛋白(AFP)仍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最特异的肿瘤标志,但尚有10~30%的病人其血清AFP为阴性,35~40%的PHC病人血清AFP值<400ng/ml。这些AFP低浓度阳性或阴性PHC以及某些良性肝病患者出现的AFP假阳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此,还需寻找另外肝癌标志以弥补AFP的不足。本文试对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ase)同工酶对肝癌,尤某是AFP低浓度阳性或阴性肝癌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报告55例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病变位于肝外胆管上、中、下段者各为24例(43.64%);12例(21.82%);19例(34.54%).其中41例病理诊断为浸润型(24例)、结节型(6例)、乳头型(11例).直接胆道造影显示有狭窄型、阻塞型和息肉型.PTC、ERCP、CT、B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66.67%;58.18%.以PTC检查的准确率最高.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以了解胆管有无扩张,一旦发现胆管扩张,应作PTC查,并酌情选用ERCP、CT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告了1984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肝外胆管癌55例。以梗阻性黄疸,右上腹不适为主要症状,B超、PTC、ERCP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58.18%、93.33%、71.43%。按Longmire分型,上段、中段、下段胆管癌分别为43.64%、21.82%、34.55%;其中42例有病理诊断,腺癌41例,浸润型24例,结节型6型,乳头型11例,97.62%为腺癌,肿瘤切除11例,切除率26.19%,以切除组生存期最长(21.35±16.37月),胆肠引流次之,PTCD与非手术者疗效差。本文讨论了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治疗、预后之间关系,肯定了PTC的诊断价值,否定了PTC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人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裸鼠动物模型.方法 在建立人结肠腺癌皮下移植瘤基础上构建人结肠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通过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LYVE-1、D2-40和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的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以鉴定是否为肿瘤淋巴管生成.结果 与结肠阴性对照组即无瘤组比较,结肠原位种植瘤中呈LYVE-1、D2-40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的管道管壁较薄、管腔大而不规则或呈塌陷状,微淋巴管密度(LMVD)高,符合毛细淋巴管形态学特征;而且LYVE-1、D2-40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结肠原位种植瘤的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和mRNA表达亦明显高于无瘤组(P<0.01),支持肿瘤淋巴管生成的VEGF-C,-D/VEGFR-3信号调控机制.结论 裸鼠结肠癌原位种植瘤存在淋巴管生成.该肿瘤淋巴管生成模型可作为一种新的人结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机制、药物干预及抗淋巴转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抗肿瘤血管生成与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肿瘤血管生成及其调控因素如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以及它们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血清透明质酸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与大肠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分为大肠癌组(47例)、良性肿瘤组(31例)和非肿瘤对照组(4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清HA水平,并分析临床分期、根治手术、淋巴结转移等与H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HA水平(108.5 μg/L±31.2 μg/L)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非肿瘤对照组,P<0.01,且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手术切除后HA水平则明显降低(45.3μg/L±12.1 μg/L),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血清HA水平反映了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并对大肠癌的诊断、疗效判断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血管模式,并和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就此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蟾毒灵抗肝细胞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早期诊治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放化疗疗效差,蟾毒灵是蟾酥中抗肿瘤作用最强蟾毒配基,蟾毒灵对人正常细胞没有作用,而对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本文从蟾毒灵抗肝细胞癌生长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论述,说明蟾毒灵在肝细胞癌治疗中重要意义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0.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the most common and basic way in the extending of colorectal tumor. I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ifficulty of curing the tumor and the tumor's high mortalit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effects surgery treatmen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family is a group of factors which specificly act on endothelial cell. VEGF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tumour angiogenesis.but its effect on lymphan-giogenesis is not so clear.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VEGF's effect on lymphangiogenesis, the colorectal microenviron-ment's effect on the factors expression and the therapeutics via antilymphangiogenesis by inhibiting VEGFR-3 signa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