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苗胜  范磊  王宁  颜连启  郭政  沙广钊  王永东 《中国骨伤》2009,22(10):730-73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1.25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位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22.
1996年10月从某患儿脑脊液(CSF)分离出两种非发酵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鲍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儿9个月.于3月前从床上摔下,当时意识丧失,两小时后恢复.次日CT诊断“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20天后出现视物能力和听力差,来山东省立医院住院诊治.CT发现颅内积液,脑萎缩.第二天行硬膜下积液引流术,引流CSF约20ml,第8天约200ml,黄色、混浊,潘氏试验(?).细胞计数640个/ml,单核细胞46%,多核细胞54%,细菌培养两次均为恶臭假单胞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混合感染.经抗炎治疗,持续硬膜下积液引流术后,两次CT仍有积液,但明显减少,肢体运动好转.2 生物学特性恶臭假单胞菌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24小时生长良好,与铜绿假单胞菌菌落相似.但不产生绿脓菌素,可形成大而扁平、湿润、边缘整齐、48小时后轻度溶血的菌落.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反应:葡萄糖O/F为O型,氧化酶 、触酶 ,有动力,鞭毛  相似文献   
23.
对《素问.刺禁论》中“心部于表”之论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之“部”应为“总司、主持”之义,表应包含皮毛、肌肉、经络、筋脉等。同时,认为临证时表证应重视从心辨治,心系疾病亦应注重固表以防风寒邪气。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5个数据库,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出相关文章。运用Cochrane风险因素来评估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质量,运用修改的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回顾性文献的质量评估。文章中的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提取。结果最后有19篇相关研究被纳入此次Meta分析。椎间孔镜术后短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善明显优于椎间盘镜组(P=0.010),而手术后远期VAS评分变化(P=0.120)、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P=0.260)、并发症(P=0.100)和残留或复发率(P=0.100)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间孔镜组出血量更少(P=0.000),切口长度更短(P=0.000),住院天数更少(P=0.000),但是椎间孔镜的手术时间较椎间盘镜组长(P=0.001)。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无疑是一种更加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诊治特点。方法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患者为观察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白蛋白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HBeAg阴转率、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会导致病情急剧加重,形成重症化,但是戊型肝炎病毒对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常可累及淋巴结、胃肠道、骨髓等,易出现治疗耐药和疾病进展.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关于MCL的研究报告涵盖了多个方面:基础研究方面,ATM、POT1等新型突变的发现以及肿瘤微环境机制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MCL发病机制;预后指标方面,基于分子技术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及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等手段为MCL预后和疗效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实现分层治疗;来那度胺、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合理使用为MCL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ibrutinib、ABT-199及MLN8237等新型药物在初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为MCL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口腔诊疗机构卫生消毒与灭菌现状,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消毒技术。方法通过现场查看和口头询问方式,对辖区内30家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操作中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区口腔诊疗机构均能做到诊疗区域与清洗消毒区分开设置,但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有16家医疗机构器械清洗消毒区域标识不清,消毒流程不规范。少数医疗机构口腔科未配备压力蒸汽灭菌器,手机配备不足。口腔诊疗机构缺少专职口腔护士,均为初中级职称人员。口腔诊疗机构规章制度健全者占76.67%。有1/3口腔诊疗机构使用消毒灭菌备用时间过期的牙科手机和备用手机灭菌后包装不合格。结论该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单位消毒管理存在缺陷,应限期整改,提高消毒与灭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2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于第10天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像差显微镜下计数EPCs克隆形成单位,评估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CSF组外周血EPCs水平较NCF组明显下降(11.2±2.9 vs.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29.
The effects of targeted silencing of heparanase gene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on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of osteosarcoma cells(MG63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Two complementary oligonucleotide stra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serted into pGenesil-1 vector based on the mRNA sequence of heparanase gene.The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short hairpin RNA(pGenesil-shRNA)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MG63 cell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3 groups:blank group,empty vector(pGenesil) transfected group and expression vector(pGenesil-shRNA) transfected group.Under the induction of Lipofectamine 2000,the recombinants were transfected into MG63 cells.Heparanase gene expression level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Cell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were examined by cell adhesion and Transwell-ECM assays.HUVECs migration assay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ngiogenesis.As compared with negative controls,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heparanase were down-regulated by 76.1%(P<0.01) and 75.3%(P<0.01) respectively in the pGenesil-shRNA transfected group.Meanwhile,the proliferation,adhesiveness,invasiveness and angiogenesis properties of MG63 cell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It was suggested that targeted silencing of heparanase gene by siRNA could dramatically inhibit the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of osteosarcoma cells.  相似文献   
30.
背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目前已成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金标准";但对于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否应用内固定,尚存在争议。近年来,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在其治疗中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目的:比较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每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及颈椎曲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病例随访12~29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每组JOA评分、颈椎曲度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曲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未见内置物松动、下沉。实验组治疗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3例及食管损伤2例。提示两种方法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可靠,均能获得治疗后颈椎的稳定性;但前者方法简单,近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