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01.
范磊  姜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26-1227
<正> 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变异,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表现出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似的临床症状。目前,国内尚未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就该病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一定讨论。1 解剖基础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上壁,发出后经第6颈椎以上横突孔在寰椎侧块后方向内弯曲,穿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在脑桥后缘与对侧椎动脉形成椎-基动脉,和颈内动脉形成  相似文献   
102.
1 临床资料 例1 女,67岁,枕部包块60余年。查体:枕下有一12cm×8cm×4cm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颅骨平片:枕骨类圆形缺损。头颅CT示枕部等密度病变,枕骨近中线处缺损。入院拟诊:①枕部脑膜脑膨出;②枕骨胆脂瘤。局麻下行包块梭形切口,于腱膜下层见灰白色、包膜完整肿瘤,起源于枕骨板障,瘤内有大量淡黄色、豆渣样粘稠物。局部颅骨破坏缺如,囊壁与硬脑膜粘连紧密。仔细彻底切除肿瘤及包膜,咬除变性颅骨,并一期成形。病理诊断:枕骨胆脂瘤。 例2 男,35岁,右颞包块3年。检查:以乳突为中心有一6cm×5cm×2cm包块,触之橡胶感,无压痛,不活动,无搏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右颞乳突处混杂密度病变,无  相似文献   
103.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0%~15%,呈高度异质性且侵袭性强,容易出现耐药和疾病进展,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关于PTCL的报告涵盖了基础和临床多个方面.基础研究方面,新型ALK伙伴基因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发病机制.预后指标方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ATA3表达等为PTCL的预后监测提供了新的指标.治疗方面,belinostat联合CHOP、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CHP、罗米地辛联合ICE等新方案及移植的合理使用为PTC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以alisertib、darinaparsin及denileukin diftitox等为代表的新型药物开展了初期临床试验,为PTCL的治疗提供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104.
二代测序技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成熟淋巴肿瘤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了多项二代测序技术在淋巴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和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报道,总结二代测序技术在成熟淋巴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中国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在CL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组合探针(LSI D13S319、LSI p53、LSI ATM、CEP 12、LSI MYB、LSI IGHC/IGHV)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前瞻性研究106例CLL患者的的分子遗传学特征.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106例患者中79例(74.5%)存在一种及以上细胞遗传学异常,35例(33.0%)同时检测出2种及以上的异常.其中del(13q14)异常最常见(45.3%),其他依次为+12(25.5%)、IgH基因重排(23.6%)、del(17p13,16.0%)、del(11q23,10.5%)和del(6q23,4.7%)异常.del(13q14)异常的发生率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性别、Bine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伴有del(17p13)或del(11q22)异常组患者的生存期最短,单纯具有del(13q14)异常组的生存期最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中国人CLL的分子遗传学特性与西方国家的相似,组合探针FISH技术提高了CLL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del(13q14)异常是CLL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106.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guostic factors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with typical and atypical immunophenotype. The parameters analyzed included sex, age, Binet stages,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 (ALC), 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 variable region (IgVH) gene mutation status, ZAP-70 protein, CD38 expression and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guideline and scoring system for CLL in Britain, among 77 patients, 61 patients with score 5 called typical immunophe-notype CLL, 16 with score 4 or 3 were atypical immunophenotype CI,L. Multiparameter flow cytometry was employed for immunophenotypic analysis in 77 CLL patients for CD5, CD19, CD23, FMC7, slg, CD20, CD79h expression and ZAP-70 protein and CD38. IgVH mutation status was detected by multiplex RT-PCR and sequencing of the purified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a panel of probes were used to detect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ex, age, ZAP-70 and IgVH mutation status (P =0.398, P =0. 189, P =0.268 and P =0. 131,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of ALC≥50 × 109/L, Binet B + C, CD38 ≥30% in atypical CLL patients(43.8%, 87.5% and 43.8%, respectively)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ypical group (16.4%, 36.1% and 16.4%, respectively) (P = 0. 026, P < 0. 01 and P = 0. 026,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typical patients (26. 8%) with a 13q14 deletion as sole abnorma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typical patients (7.6%), and that with deletion of 11q22 or 17p13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typical patients (12.2% vs 46.2%) (P = 0. 022). Conclusion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ypical immunophenotype CLL and atypical CLL in ALC, Binet stages, CD38 expression level and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相似文献   
107.
Mer基因是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定位于2q14.1,全长为130755bp,包括19个外显子,MermRNA共3632bp,编码由999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20)×10^3的蛋白。Mer在正常的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于单核细胞,而在正常的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不表达,但在部分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发现有Mer的异常表达,提示可能与部分血液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方法分别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Mer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口腔正畸辅助治疗上颌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上颌前牙埋伏阻生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外科导萌+正畸矫形和单纯外科导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3年,观察组平均破龈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1%;对照组治疗成功率38.4%,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导萌的基础上辅助正畸矫形治疗上颌埋伏阻生牙,平均破龈时间和治疗时间更短,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中西药联合贴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效果的观察进行分析。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中成药和中西药联合贴穴疗法一起治疗乳腺增生;对照组患者仅仅使用口服中成药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为一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治愈状况、有效率、满意度等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中西药联合贴穴疗法与中成药一起使用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复发率和有效率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贴穴疗法在传统医学辨证法治疗的基础上,集西药、中药、针灸等医药为一体治疗乳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而易见,方法简单易行,其临床的应用价值是不可小视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查该院中药处方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间门诊中药处方3000张,对处方要素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药物味数、处方金额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处方较多;年龄偏向于老年人;内科诊断处方较:多,其次为骨伤科和妇科;中药味数集中在11~15味处方;金额集中在26~50元;不合格集中于处方书写、用药量、配伍禁忌、脚注、剂数、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临床应建立中药处方点评制度,定期点评,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做好中药处方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