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钙离子在脑外伤后继发性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用60只Wistar大鼠,外伤组动物以自由落体致脑外伤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脑标本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结果:脑外伤后6h,脑细胞内游离钙显著升高,约为对照组的5倍,伤后72h达到最高峰,10倍于对照组,病理检查显示不同时相有相应程度的神经损害。结论:脑外伤后,Ca^2 在继发性神经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Hardy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43例 ,回顾分析其切除范围、围手术期天数、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围手术期天数为 4± 1 5d ,次全切除例数为 40例 (93 0 2 % ) ,优良 -有效例数为 32例 (76 77% ) ,术后死亡例数为 1例 (2 31 % ) ,术后并发症例数为 3例 (7 2 1 % )。随访 2年 ,临床症状控制良好 ,内分泌功能正常 ,影像检查未发现垂体腺瘤再生长。结论 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不仅安全、有效 ,而且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故绝大多数垂体腺瘤可经蝶窦入路切除 ,仅在出现鼻部或蝶窦感染 ,以及肿瘤明显偏向侧方、额叶底、鞍背后方等禁忌症时 ,才需考虑经额颞入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行侧脑室外引流并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单纯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术后6个月存活26例,死亡4例。存活者术后6个月时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Ⅰ级3例,Ⅱ级14例,Ⅲ级6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血肿部位、出血量、脑积水情况和临床症状,及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血肿清除术或侧脑室外引流术,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另外,脑室内注射纤溶制剂的安全性及价值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钙离子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钙离子(Ca2+)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用自由落体致大鼠脑外伤模型,伤后于5个不同的时相点,分别测定脑细胞、肺混合细胞内游离钙,并取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伤后6小时,脑细胞及肺混合细胞内游离钙显著升高,伤后72小时达到高峰,两者的变化呈直线正相关。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伤后72小时,脑、肺组织病理损害最为严重。结论脑外伤后,Ca2+在继发性肺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体化颅内动脉瘤及介入器械的虚拟三维模型在神经介入术前模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术前模拟的结果并与实际手术对比,评价在建模及模拟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和模拟在教学培训方面的价值.结果 (1)建立个体化模型耗时较多,实用性稍差;而术前模拟耗时不多,具有实用性.(2)模拟工作角度的准确性较高(14/17);模拟插管路径(15/17)对指导术中微导管、微导丝头端合理塑形具有参考价值;模拟填塞弹簧圈及释放支架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同或相近者占76%(13/17).(3)在加强对手术意图理解价值占93%(38/41);颅内动脉瘤个体化模型建立难度较大占54%(22/41).结论 在术前模拟的操作方法、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教学培训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优化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模方法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and pitfall of virtual three - dimensional individual cerebral aneurysm and instrument models in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simulation.Methods The individu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17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al preoperative cerebral aneurysm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actual surgery.To evaluate the value and pitfall in the time - consuming of preoperative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optimal showing angle of the aneurysm, the simulation pathway of inserting cathet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coil and stent placement accuracy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were evaluated.Results (1)The practical value of establishing individual cerebral aneurysm model was not ideal because of longer time -consuming.The practical value of preoperative simulation could be accepted because of shorter time -consuming.(2)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optimal showing angle of the aneurysm had some practical value because the accuracy was high (14/17).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intubation pathway had reference value to guide a reasonable micro - catheter and micro - wire tip moulding.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packing coil and releasing stent compared with actual operation results were the same or similar (13/17).(3)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in enhanc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operative intent with a high value was 38/41, the proportion of software operation method with a high difficulty in establishing individual cerebral aneurysm model was 22/41.Conclusions In aspects of operational method of preoperative simulation,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 results, the teaching and staff training have better practicability.In aspects of optimizing the individual modeling method of cerebral aneurysm is worth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4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2005年1月~6月住院110例为内科治疗组,2005年7月~2007年12月住院350例为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随访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结果按ADL评价疗效,内科治疗组为Ⅰ级8例(7.3%),Ⅱ级23例(20.9%),Ⅲ级17例(15.5%);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Ⅰ级40例(11.4%),Ⅱ级127例(36.3%),Ⅲ级80例(22.9%),超早期小骨窗手术组疗效明显好于内科治疗组(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未见增加。中等量血肿的病人采用小骨窗手术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严重颅脑外伤能造成肺损害 ,经研究证明这一继发损害与细胞内钙超载有着密切关系[1,2 ] ,本研究以尼莫地平为代表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害中的治疗作用。1 材料与方法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按文献 [1]方法。治疗组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尼莫通 ( 0 .2mg kg) ,之后每 8h重复注射 1次直至活杀。取标本分别测定肺组织细胞内游离钙[3 ] 、肺组织含水量并作病理检查。2 结果  肺组织细胞内游离钙和含水量的变化 ,见表 1、2。表 1 肺组织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 (CB nmol·L-1,n =10 )时间 (h)对照组外伤组治疗组1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汤治疗脑肿瘤术后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脑肿瘤术后多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5例。2组术后均常规予降颅压、补液营养支持、补充电解质、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1.4%,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愈显率40.0%,总有效率64.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口干18例,潮热9例,心动过速5例,便秘5例,尿潴留2例,烦躁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桂枝汤治疗脑肿瘤术后多汗症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陈华轩  张渊  刘毅  罗波  李林  范润金   《四川医学》2021,42(2):157-16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的不同手术时机对继发性心肌损伤(SM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住院治疗的107例a 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手术,按照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48例(发病时间≤72 h手术)和延迟手术组59例(发病时间>72 h手术)。检测两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利钠肽(BNP)、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SMI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在早期手术组中,血浆cTnI、BNP、NE及E在发病3 d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而延迟手术组血浆cTnI、BNP、NE及E在发病5 d达到峰值。在发病3 d早期手术组的LVEDD增大,LVEF降低,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而延迟手术组LVEDD在发病5 d达到峰值,LVEF达到谷值。在发病3 d、5 d、7 d,早期手术组的血浆cTnI、BNP、NE及E均低于延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的LVEDD均小于延迟手术组,并且LVEF均大于延迟手术组(均P<0.05)。延迟手术组的SMI发生率(38.98%)大于早期手术组(20.83%)(P<0.05)。早期手术组的GOS评分(4.19±0.79)分高于延迟手术组(3.80±0.62)分,并且预后良好率(77.08%)高于延迟手术组(57.63%)(均P<0.05)。结论 a SAH的早期手术治疗可减弱患者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儿茶酚胺水平,减少SMI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尚彬  何家全  范润金 《西部医学》2012,24(6):1085-1087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2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1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手术效果较满意。结论经翼点入路是前交通动脉瘤手术首选,手术操作直接影响预后。熟练掌握局部解剖,术前仔细阅片,术中精细操作加必要的手术技巧是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