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范涛  童春丽 《现代保健》2010,(31):166-16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因"停经39+4周下腹阵痛6 h余"入站房待产,产前检查TPAb阳性,复查血清:TPPA阳性,RPR滴度1∶ 16;余无异常.于2010年1月26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取一活"女"婴.术中见羊水Ⅲ度污染,胎盘水肿、硬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22.
“额底纵裂入路”是指经由前颅凹底分开纵裂到达鞍区,可直视由鞍结节至胼胝体膝部以下鞍区的所有重要结构,可用来切除位于鞍区中线的各类肿瘤,包括视神经胶质瘤、鞍结节脑膜瘤、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鞍上生殖细胞肿瘤等。术中依据切除肿瘤需要,可联合终板入路切除侵入三脑室内或三脑室底的肿瘤,或磨除鞍结节切除鞍内生长的肿瘤。现就其相关手术解剖和显微手术技巧等作一总结,旨在提高该区肿瘤的切除程度,有效保护该区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自1985年3月至1990年8月,手术治疗单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6例。所有病例的肺动脉收缩压≥12kPa(90mmHg),主肺动脉与体动脉收缩压比值(P_p/P_(?))≥1.00。手术死亡率6.25%。本文就术前状况和手术危险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估法。认力右下肺动脉直径同胸廓横径比率(RIPA/T)、肺、体循环阻力比(R_p/R_s)、肺、体循环血量比(Q_p/Q_s)、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血氧饱合度(SaO_2)是估计手术危险性的主要参数。同时简单介绍了一种新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搭桥治疗颅内复杂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39例颅内复杂性动脉瘤患者中11例患者有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I级和Ⅱ级.28例未破裂动脉瘤以头痛、脑神经压迫和脑缺血发病.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10例,桡动脉移植搭桥13例,颞浅动脉搭桥10例,枕动脉搭桥6例.搭桥动脉与接受动脉的血管吻合:大脑中动脉24例,小脑后下动脉5例,大脑后动脉P2段4例,大脑前动脉A2远端2例,椎动脉V5段2例,颈内动脉1例,小脑前下动脉1例.移植血管与供血动脉的吻合:颈外动脉19例,大脑中动脉8例,大脑前动脉A2段2例,椎动脉V3段2例,颈内动脉C2段1例,后交通动脉1例.另外6例枕动脉搭桥,无近心端血管吻合.在搭桥血管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心端的供血动脉结扎或夹闭,行动脉瘤孤立术.对19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的高颅压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 35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出院后需要照顾,1例术后9 d死于脑干梗死.35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34例移植搭桥血管畅通,动脉瘤消失;1例吻合血管未通,但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结论 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难治性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5.
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因其周围结构复杂,动脉瘤方向多变,手术显露有一定难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04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前交通动脉瘤58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37例,女21  相似文献   
26.
双调控溶瘤腺病毒介导超抗原SEA基因靶向膀胱肿瘤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体外实验观察SEA基因的表达及其刺激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功能.方法 构建一种由端粒酶(hTERT)和缺氧反应元件(HIF)双重启动的携带SEA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EA在肿瘤细胞内mRNA表达,免疫荧光定位SEA表达于肿瘤细胞,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显微镜下动态观测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4分泌.结果 琼脂糖电泳252 bp处可见清晰条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在27 kDa附近可见蛋白清晰表达;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12、24、48 h实验组肿瘤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ELISA检测IL-4分泌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t=2.585 P<0.05).结论 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腺病毒成功构建并表达目的基因,证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雌二醇氮芥联合拉司太特化疗对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已进行正规内分泌治疗≥3个疗程,病变呈进展趋势的患者,采用雌二醇氮芥与拉司太特联和化疗。结果:经1~3年随访,8例骨转移者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复查骨扫描好转5例(62.5%),稳定3例(37.5%),中位有效期3个月,中位生存期23个月。结论:采用雌二醇氮芥与拉司太特(VP-16)联和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8.
<正>患者女性,72岁。主因"双膝关节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自感双膝关节疼痛,休息后减轻,经口服消炎镇痛药、关节腔封闭、针灸等治疗后好转,此后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以右侧膝为著,并逐渐出现膝关节变形,近2个月  相似文献   
29.
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涛  张雪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9):1326-1327,1330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肠镜检查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咪唑安定1mg+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0.05mg+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诱导后2、5、10min的SBP、DBP、HR、SpO2和异丙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30min离院率。结果:两组诱导后2min的SBP、DBP、HR与诱导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异丙酚追加量、诱导量、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及操作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0min离院率均为100%。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范涛 《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04-105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65例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115例进行比较,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165例无中转开腹,与同期开腹手术115例进行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也是对早期异位妊娠的一种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