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方法]夹闭左侧肾动脉60 min后再灌注6 h法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测定血肌酐(Cr)浓度、尿素氮(Bun),检测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血Cr浓度和血Bun浓度上升,达到(93.02±13.44)μmol/L和(15.58±0.56)mmol/L(P〈0.01),SOD活性下降为(185.87±17.68)U/mgprot(P〈0.01),MDA含量和MPO活性增加分别达到(4.09±0.34)nmol/mgprot、(0.90±0.07)U/g(P〈0.01)。与Sham组比较IPO组血Cr、Bun浓度、MPO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损伤明显,肾脏组织中NF-κB表达增强。与IR组比较,IPO组血Cr和血Bun浓度降低分别为(58.98±8.02)μmol/L(P〈0.01)、(9.45±1.03)mmol/L(P〈0.01),SOD活性升高为(230.90±9.19)U/mgprot(P〈0.01),MDA含量降低为(3.67±0.20)nmol/mgprot(P〈0.01),MPO活力降低为(0.78±0.06)U/g(P〈0.01),病理损伤减轻,肾脏组织NF-κB表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肾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抑制肾组织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根据WHO的报道 ,前列腺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1] 。早期筛选和早期诊断尤为重要。PSA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问题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近些年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相关PSA的研究。一些指标的联合应用 ,在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筛选率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操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如下。1 PSA和它的不同的分子形式PS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 ,是人腺体激肽释放酶家族一员 ,参与精液的液化过程。PSA为前列腺的柱状上皮分泌 ,并以高浓度进入精浆 ,大约为0 .2~ 5 .0g/ml。人血清PSA主要为游离PSA(F -PSA)、与α1-抗 (胰 )蛋白酶…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榄香烯乳与丝裂霉素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浅表膀胱癌术后患者91例,被随机分为榄香烯组(46例)和丝裂霉素组(45例).术后2周膀胱内规律灌注药物,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榄香烯乳组复发率为8.7%(4例),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的24.4%(11例)(P<0.05).与丝裂霉素组相比榄香烯乳组患者无瘤间期更长(P<0.05);且局部及全身毒性反应较小(P<0.05).肿瘤进展及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榄香烯乳膀胱灌注有较好的抑制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肾癌伴腔静脉瘤栓形成病人的治疗及预后的情况。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形成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结果:7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均完整切除肿瘤及腔静脉瘤栓。有肾门淋巴结转移者同时清除淋巴结。术后病理回报:4例为透明细胞癌,其他3例为少见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4例病人中3例术后存活两年复查未发现有肿瘤复发,1例失访,其余3例均于术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伴腔静脉瘤的病人仍可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其他亚性度较高肾癌的患者在有腔静脉瘤的同时也有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患者即使行根治手术治疗,预后仍不良。  相似文献   
95.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1岁 ,建筑工人 ,不慎由扶手架上坠落 ,约 5~ 6m高度 ,右臀部落地 ,当即病人有短暂昏迷(时间不超过 30min) ,随后由他人护送到医院 ,经相关科室的一系列检查 ,诊断为脑震荡 ,骨盆骨折 ,右耻骨坐骨支断裂 ,合并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 ,在留置导尿插导尿管过程中 ,导尿管插入 1 5cm处受阻 ,引出血性液约 30 0ml,即请泌尿外科会诊 ,会诊意见为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断裂 ,导尿管插入尿道断裂后血尿外渗区域 ,引出液体为血尿外渗血性尿液 ,当时检查病人无下腹膨隆 ,膀胱无充盈 ,考虑原因是病人合并休克尿量减少所致。本应对…  相似文献   
96.
经皮肾穿刺造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是指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肾集合系统并置入导管引流,使梗阻以上尿路得以减压的一种治疗方法[1].该方法自1955年Goodwin首次成功应用于肾积水治疗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PCN被普遍认为是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随着穿刺器械和管道的不断革新,PCN技术不仅可以用于上尿路梗阻的引流或者尿瘘、尿外渗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的尿流改道等,而且借助超声、CT和X线等对集合系统的定位,其穿刺通道也常用来进行经皮尿路结石取出及其他内镜操作,逐渐从简单的肾积水治疗发展到肾内及输尿管疾病的治疗[2].目前,PCN已越来越成为泌尿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并且在许多方面有着崭新的发展.现就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止血方法的改进。在切开前列腺外科包膜前先在前列腺膀胱交界处的5、7点处,用0号肠线缝扎膀胱下动脉的前列腺支。切除前列腺后,速用含3%明矾液的热纱布填塞前列腺窝,15分钟后取出纱布,从尿道放入一枚 F_(22)至 F_(24)导尿管并同时带入一细硅胶冲洗管,或只放入 F_(24)双腔导尿管到膀胱腔内,然后用2/0肠线围绕膀胱颈从前向后间断缝扎前列腺窝创沿4~5针,到三角区处做荷包缝合紧扎导尿管周围,经过158例的临床实践和部分病例的随访,证明此法具有术中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视野清楚以及术后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8.
痛性膀胱综合征是临床诊断新名词,此类病人症状各异,但基本上都具有耻骨上区疼痛,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偶有排尿困难,症状持续时间达半年以上,膀胱容量无减少。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也无一种完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99.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各种临床指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其中30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8个月,肾积水明显改善27例(90%),肾积水改善不明显2例,肾积水加重1例.[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治疗效果和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尿道球部损伤患者一次性手术治疗成功,4例拔管后2周~6周尿线变细,进行间断性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1例行尿道狭窄瘢痕电切术后排尿通畅。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