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EGLN1基因两个位点多态性与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坡  范杰  席焕久 《解剖学报》2013,44(3):419-422
目的 探讨西藏藏族人群EGLN1基因2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79200(C/T)、rs480902(T/C)多态性与高原低氧适应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世居西藏拉萨藏族150人及辽宁汉族150人的血样,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
术检测EGLN1基因2个SNP位点,分析其多态性特征。结果 rs479200位点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71.33%和38.17%,
rs480902位点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66.67%和3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s479200位点TT、TC和CC基因
型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6.67%和56.67%、29.33%和33.33%、64%和10%,rs480902位点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在藏族人和汉族人分别为
60.67%和9.33%、30.66%和28.67%、8.67%和62%。两位点TC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和CC基因型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
结论 EGLN1基因rs479200(C/T)和rs480902(T/C)SNP位点多态性与西藏藏族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存在相关性。rs479200位点的CC基因型和
rs480902位点的TT基因型可能更有利于适应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临床检测数据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均为低能量摔伤.无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及与全身凝血状态异常有关的疾病,经围手术期准备、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2h、1d、3d、5d、7d、10d、15d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比较.结果 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院时常规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血栓.与术前比较,38例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术后2h即2000 μg/L以上,其中有3例D-二聚体水平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术后3d达高峰,并呈持续升高状态,术后15d仍存在高风险,而其他35例患者D-二聚体能较快地下降,其峰值仅持续3~5d,即术后2h和术后1,3,5d血浆D-二聚体水平处于高峰状态,均在2000μg/L以上,术后10d即降至2000 μg/L以下.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3~5d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高,临床应积极进行预防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3.
范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20,34(4):372-373,377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75例HbA1c<8%为对照组,75例HbA1c≥8%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心脏不良事件、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46.67%,高于对照组的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Dd为54.81±6.25 mm,LAd为38.52±3.27 mm,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0.43±6.27 mm和35.91±3.25 mm,LVEF为(50.92±8.29)%,低于对照组的(54.81±8.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BNP为(737.51±102.67)pg/mL,高于对照组的(521.26±102.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水平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低水平HbA1c能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心功能改善。HbA1c表达水平不仅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恢复,还影响其心脏事件,建议PCI术前将患者HbA1c控制在较低水平,以改善PCI术预后。  相似文献   
64.
我们曾报道内毒素(ET)血症大鼠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被阻断80%以上后,与单纯ET血症组比较,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磷脂酶A_2(PLA_2)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器官病损加重。表明GR结合量减少至接近占领阈水平时,对ET血症有多方面不利影响,可致病理过程恶化。本文目的是观察不同GR阻断程度  相似文献   
65.
克山病病户与对照人群膳食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克山病重病区在什克腾旗白土井村克山病病户、病区对照户及非病区对照户进行了膳食分析,表明食组成与疾病严重流行时期发生明显变化。当时病区主食莜麦、玉米占90%,现主食小麦占80%,副食摄入量增加,以动物性食品增加最为显著。目前克山病病情明显下降,无急型、亚急型病例发生,仅有少量潜、慢型病例发生。克山病病户的动物性食品、豆类和蔬菜类以及营养素和总热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膳食营养因素与克山病发病  相似文献   
66.
67.
近年来 ,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已超过 10 0 / 10万[1] ,病情观察是颅脑外伤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而夜间护理具有其特殊性 ,现将其护理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共收治颅脑损伤住院患者 316例 ,其中男性 2 18例 ,女性 98例 ,年龄 1~ 76岁。所有病例入院后 4h内均行头颅CT扫描。临床诊断颅内血肿 4 2例 ,脑损裂伤 91例 ,脑损裂伤伴颅骨骨折 35例 ,合并内脏损伤 9例 ,轻型颅脑损伤 89例 ,重型颅脑损伤 6 5例。住院后病情恶化 8例 ,其中原小血肿扩大引起脑疝 3例 ,迟发性颅内血肿 2…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临床观察快速降低血红蛋白法在中重度OSA合并高血红蛋白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的经PSG明确诊断为中重度OSA且血红蛋白浓度 175 g/L的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降低红细胞治疗,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4),观察组使用CPAP和降低血红蛋白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CPAP治疗,治疗1周和治疗24周后,分别测量PSG、ESS评分、血气氧分压并观察记录患者头昏、胸闷、发绀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ESS评分下降;血气氧分压、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上升;头昏、胸闷、发绀等症状缓解;而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快速降低高血红蛋白对于OSA合并高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评价藏护生心理韧性水平及对其正念水平的影响程度,找出有效提高藏护生正念水平的方法。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五因素正念水平量表对90名藏护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藏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9.244±16.222)分;正念水平得分为(3.136±0.325)分;临床实践行为得分与正念水平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0.461,P <0.01)。结论:藏护生的心理韧性越强,其正念水平也越优秀。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SHBG基因表达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通过RNA干扰技术,将SHBGsiRNA转染至原代培养的人绒毛滋养层细胞中,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原代培养人绒毛滋养层细胞.滋养细胞转染时分成6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未经转染的细胞);Ⅱ组为空白对照组(只转染脂质体,无特异性siRNA);Ⅲ组为阴性对照组(转染Nonspecific siRNA);Ⅳ、Ⅴ、Ⅵ组为转染组(分别转染SHBGsiRNA-Ⅰ、SHBGsiRNA-Ⅱ、SHBGsiRNA-Ⅲ).成功将SHBGsiRNA转染人绒毛滋养层细胞,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Ⅰ组、空白对照Ⅱ组和阴性对照Ⅲ组相比,各转染Ⅳ、Ⅴ、Ⅵ组的滋养层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14.61±3.05、14.37±2.47、16.91±2.61、8.89±0.36、8.64±0.87和9.24±0.60,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iRNA可以有效干扰滋养层细胞SHBG基因的表达,可导致滋养层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