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自1963年Abeleu等发生现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简称AFP)后,使原发性肝细胞瘤的诊断有所突破,也为肝癌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同时,甲胎蛋白的测试为睾丸、卵巢胚胎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胎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都贡献了新的方法。甲胎蛋白的研究为肝癌流行病调查,及其他理论研究提供重要途径,成为最有用的肿瘤标志之一。本文介绍应用固相技术,~(125)I标记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建立新一代的免疫放射(Immunoradio metric assdy,IRMA)分析法,并用于临床检测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42.
43.
用病理证实为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癌病人腹水在体外传代培养生长的细胞(第15代左右)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骨髓瘤NS-1细胞融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抗卵巢癌细胞阳性克隆,经多次克隆化培养,得到五株杂交瘤细胞:G_4,H_1-B_7,H_1-B_8,E_(10)和  相似文献   
44.
鳞状细胞癌抗原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 Ag)最初于1977年从宫颈鳞癌组织中分离得到,并命名为TA-4,它是一组肿瘤相关蛋白,其血清水平检测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癌的诊断和管理.  相似文献   
45.
DELFIA(dissociation enhancement lanthanide fluoroimmunoassay)是近年来发展的最新一代免疫分析技术,其全名为解离放大镧系荧光免疫分析法或Tr-FIA(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其与传统放射免疫法比较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作者从8611卵巢癌细胞株获得McAb F_(11)、C_4、F_(10)、H_1-F_8及H_1-F_7,并分别成功地建立了前4种McAb的DELFIA,本文报告F_(11)及G_4 DELFIA的建立.  相似文献   
46.
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PGⅠ,Ⅱ(胃蛋白酶原-Ⅰ,-Ⅱ)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并初步临床试用,探讨其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取抗PGⅠ、PGⅡ单克隆抗体PGA4、PGA7、PGC8、PGC10共四株,在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将PGA4、PGC8包被在聚苯乙烯小珠上成为固相抗体,用氯胺T方法将PGA7、PGC10制成125Ⅰ-标记抗体,与不同量的PGⅠ、PGⅡ标准品在pH7.5的磷酸缓冲液中保温反应,完成标准曲线。取胃癌及正常人血清各50例,检测PGⅠ、PgⅡ值,并作对比。结果对于PGⅠ与PGⅡ标准曲线,BMax/T分别为26.6%和36.5%,BMax/BO分别为73.1和67.6,非特异结合在0.6%以下,检出灵敏度两者均在0.5ng/ml以下;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7%,批问变异系数11.7%和13.1;将不同量的标准加入血清样品中,经测定后所得平均回收率为98.2%和97.7%。正常人PGⅠ、PGⅡ、PGⅠ/PGⅡ值分别为65.2±25.1ng/ml、5.72±4.2ng/ml和10.2±6.9;癌症病人为33.6±22.9ng/ml、9.26±4.90ng/ml和4.04±3.37;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三项P值均小于0.001。结论建成了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法,初步临床检测显示,胃癌病人的血清PGⅠ降低,PGⅡ升高,PGⅠ/PGⅡ比率降低。本检测法简便经济无损伤,有可能在早期胃癌普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47.
胃癌高发区鱼露中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汝黻  邓大君  陈跃  陈重升  范振符 《癌症》1993,12(5):395-398
对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县49份鱼露样品的N-亚硝基化合物(NOC)前体进行分析,从中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630μmol/ml。其中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占70%。另外还检出了肌酸(2.67μmol/ml)、肌酐(3.01μmol/ml)和腐胺(0.014μmol/ml)。在亚硝化后样品中NOC总量高达2.95μmol/ml,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还检出了0.06μmol/ml的N-亚硝酰胺。结果说明鱼露中含有可亚硝化胺类前体,长期食用可能与当地胃癌高发有关。  相似文献   
48.
将纯化的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包被到聚苯乙烯小珠(Φ=6mm)上,制成“固相抗体”,用过碘酸钠法使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甲胎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醛化缩合。经过还原、硫酸铵沉淀等程序,制成纯度高、稳定性好的“标记抗体”。当反应系统中加入标准AFP或被测血清时,形成“三明治”固相夹心模式的双位点免疫酶量度分析(IEMA)。该方法灵敏度高、标准曲线斜率大,能测出2.5ng/ml 以下的AFP含量,且准确度高,批内变异系数为4.3%、批间为15.5%。加入血清中AFP的回收率为88.5%。30名正常人血清AFP水平为1.81±1.08ng/ml,一般都在10ng/ml以下,这与国外报道的测定值一致。1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值为5105±489.1ng/  相似文献   
49.
CA-50、CA-19-9、CA125等这一类糖类肿瘤相关抗原肿瘤检测技术的诞生是国际上80年代肿瘤血清学诊断中最突出的成就。在分析技术上也由传统放免法发展到了更灵敏、特异、精确度更高且使用更方便的免疫放射分析(IRMA)法。我们于1988年从瑞典引进单克隆抗体,建成了CA-50IRMA试剂盒,并以此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提纯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并研制针对它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取羊颌下腺经溴棕三甲铵沉淀,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等获取羊颌下腺黏蛋白(OSM),将其作为抗原采用脾内注射、完全佐剂2种方法免疫Balb/C小鼠。常规方法细胞融合,用ELISA间接法筛选阳性细胞并测定效价,双抗体竞争抑制试验识别sTn表位,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获得2株可分泌sTn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F6、7E4,免疫球蛋白亚类测定均为小鼠IgG1亚类,2株mAb抗相同抗原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胃癌组织中sTn表达阳性率较高,可达71.4%,且与胃癌进程相关。结论成功提纯了sTn抗原并制备了2株针对它的杂交瘤细胞株,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