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nm23-H1基因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nm23-H1基因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青年女性、30例绝经后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他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组较绝经组患者淋巴转移率高(P<0.01);青年组与绝经组患者组织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皆有显著性意义(P<0.01);青年组、绝经组以及乳腺纤维腺瘤组,两者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各组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和未转移者VEGF及nm23-H1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中VEGF及nm23-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青年乳腺癌组织中VEGF与nm23-H1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1),随访发现:青年乳腺癌患者nm23-H1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p53阳性者生存率(P<0.05)。结论VEGF及nm23-H1基因的表达状况标志着青年乳腺癌恶性侵袭程度,因而二者可作为青年乳腺癌患者极有价值的生物学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在放置Tenckhoff卷曲腹透管的经验。方法:选择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将Tenckhoff卷曲腹透管置入腹腔并经皮下隧道引出。结果:11例患者腹透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约45min,均成功进行了腹膜透析,患者术后一周内出院。结论: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透管具有腹透管放置定位准确,无手术切口,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TNP-470联合5-FU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联合5-FU对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结肠癌LOVO细胞注入裸鼠脾脏,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TNP-470组、5-FU组和对照组4组。治疗4周后,处死裸鼠,计数肝转移率和肝转移结节数。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系统对肝转移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NP-470 5-FU组和TNP-470组与对照组比较,肝转移率显著下降(P<0.01,P<0.01);TNP-470 5-FU组和5-FU组与对照组相比,VEGF表达量明显下降(P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部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用程序和人工相结合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的腹部脏器及其管道模型分别以STL格式输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平滑和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大致位置、个数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及狭窄情况。仿真手术接近实际操作。本患者仿真手术结果显示结石无残留,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在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取净结石,对胆道狭窄和扩张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减少术后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 方法完成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0~72岁,平均47.6岁. 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96.3 min(110~350 min),平均出血量307.5 ml(100~750 ml),平均住院时间7.9 d(6~15 d).无胆漏、腹腔出血及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的肝血管瘤行LapDisc手助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maging technologies,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ata has been gradually ap... 相似文献
38.
39.
40.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TK融合基因(AdKDR-CDglyTK)对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 选择表达KDR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和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用腺病毒重组体AdEasy-KDR-CDglyTK和AdEasy-CMV-CDglyTK感染之,观察其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5-FC及GCV处理,观察该体系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结果 两种重组体对各细胞株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检测发现:除感染AdKDR-CDglyTK的LS174T细胞外,感染AdCMV-CDglyTK的所有细胞及感染AdKDR-CDglyTK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均有目的基因CDglyTK的表达。以感染复数为100的两种腺病毒分别感染各细胞株,其表现出对前药不同的敏感性:感染AdCMV-CDglyTK的所有细胞株和感染AdKDR-CDglyTK的MGC803细胞、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其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相比之下,感染AdKDR-CDglyTK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的疗效(P<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观察到该体系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表达KDR胃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