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范俊 《当代医学》2010,16(33):15-16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中的长期疗效。方法在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期间选择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一次性根充治疗,B组给予传统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中成功36例(90.00%),失败4例(10.00%);B组中成功30例(75.00%),失败10例(25.00%)。两组两指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病毒基因2个主要读码框(ORF)1、(ORF)2是否存在阳性选择位点.方法 P P收集戊型肝炎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 3.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校对密码子.PHYLIP 3.6构建NJ进化树,PAML4.0分析阳性选择位点.结果 平均进化率估计提示ORF1、ORF 2均以净化选择为主,平均ω分别为0.029,0.024;中性进化模型显示有ORF 1有93%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ORF 2有98%的位点属于保守位点,平均ω=0.018;阳性选择模型分析结果提示ORF 1、ORF 2没有阳性选择位点.结论 HEV进化过程中可能不存在阳性选择的进化模式.  相似文献   
23.
<正>患者女,63岁,反复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壁柔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区轻叩痛。既往无肝炎等病史。超声检查: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囊壁厚0.2 cm,光滑,囊内可见大小约3.0 cm×1.5cm沉积物回声,可移动和变形,轮廓及三角区显示清。肝内胆管扩张,呈"平行管征"。肝门段内径约1.5cm,肝外胆管全程扩张,内部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总管  相似文献   
24.
髂骨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的治疗过程中脊柱不稳是临床骨科医生最关心的,也是最不好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内固定器械和临床的大胆应用,脊柱结核术后不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腰骶椎结核手术又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最难的部位之一,另外重建局部脊柱稳定性也是最不理想的。近2年来我们借助ISOLA髂骨钉通过同腰椎椎弓根钉连接对6例腰骶椎结核合并脊柱不稳的患者给予结核病清植骨同时给予髂骨钉内固定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我们对60例使用无尾丝宫内节育器(IUD)者进行了宫内微生物的检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将60例使用无尾丝IUD的健康育龄妇女分为两组。Ⅰ组30例,置器前月经规律,置器后有子宫异常出血(包括经期缩短、延长,经量增多或经后出血淋漓不断);Ⅱ组30例,使用IUD前、后月经无明显改变。两组年龄及孕、产次无明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扭曲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3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阅病史资料和影像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血压水平与冠脉扭曲程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冠脉扭曲阳性率高达55-3%(168/304),老年女性发病率为60.1%(101/168),中重度扭曲主要发生在左回旋支(33.9%),三支病变的扭曲总积分最高;性别与血压是老年患者冠脉扭曲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冠脉扭曲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冠脉扭曲发病率高,且与性别、血压密切相关。血压越高造成的冠脉扭曲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27.
利用螺旋CT进行快速容积扫描,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动脉期和延迟期进行快速扫描,并在工作站实施三维图像重建,使膀胱肿瘤显像更为明显,提高螺旋CT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8.
29.
口眼避孕药(OC)的使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有关学者对OC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由于不同地区人群宫颈癌的发病率不同,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且存在某些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易混淆因素的影响,因此至今尚无定论。尽管如此,使用OC妇女应定期行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30.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将8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站呆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12%和97.56%,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8.10±95.44)mL和(23.90±10.48)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51%和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有效的微创治疗策略,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