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将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HSV-1(RH-116株,TK~-)与野生型HSV-1(Kos株TK~+)共感染BALB/c小鼠前房。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标记基因,用x-gal检测其产物,以示踪HSV-1在神经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2.
岩藻糖转移酶与内皮细胞选择素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谢天培吴孟超顾天爵范俊刘彦君郭亚军肝癌是我国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肝癌肝内转移的普遍性,术后3年复发率可高达50%~60%。肝癌的转移主要是门静脉...  相似文献   
163.
长期放置IUD对子宫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对子宫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放置IUD 5~19年的妇女62例,其中放置惰性IUD者(A组)32例,放置Cu fUD(B组)30例,选择未曾放置fUD妇女(C组)27例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宫腔冲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q)、白细胞介素-2(IL-2)和分泌型IgA(SIgA)浓度.结果宫腔冲洗液TNF-α浓度在A组、B组与C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B组宫腔冲洗液IL-2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5),SIgA浓度显著低于C组和A组(P<0.05),A组和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放置IUD对子宫局部免疫功能呈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4.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 PV)E 6/E 7 mRNA在结果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中的分流效率,探索其在ASCUS分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在青岛市立医院妇科门诊行细胞学筛查结果为ASCUS的女性405例,年龄21~65岁。根据HPV检测方法,分为3组:HC2组、HPV分型组、hrH PV E 6/E 7 mRNA(E6/E7)组。比较3种HPV检测方法分流ASCU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阴道镜转诊率、CIN 2~+/CIN 3~+检出率。结果 (1)E 6/E 7分流ASCUS的CIN 2~+灵敏度为100.00%(90.51%~100.00%),CIN 2~+/CIN 3~+的特异度分别为64.84%(53.06%~75.99%)、56.46%(43.98%~69.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9.41%~100.00%)、100.00%(99.34%~100.00%),与HC2和HPV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0.79%(37.91%~44.29%)、15.79%(10.07%~20.94%),高于HC2(P<0.05)。阴道镜转诊率为47.80%,低于HC2和HPV分型(P<0.05)。CIN 2~+检出率为19.50%,高于HC2(P<0.05)。(2)E 6/E 7分流ASCUS检测CIN 2~+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HC2和HPV分型(P<0.05)。结论 hrH PV E 6/E 7mRNA分流ASCUS的灵敏度、特异度与HC2相似,PPV和CIN 2~+检出率更高,阴道镜转诊率更低,可用于ASCUS的分流。  相似文献   
165.
基因剔除的小鼠能够正常排卵和受精,但受精卵不能正常植入,而HOXA-11基因剔除小鼠的受精卵却能在野生型小鼠中着床发育[1]。研究发现HOXA-11基因在人类子宫不同期别内膜的表达是有差异的[2]。雌、孕激素均可使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HOXA-11基因的表达增加2~3倍,其中孕激素的刺激作用强于雌激素及雌、孕激素联合应用,而且孕激素增加HOXA-11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2]。此结果反映了HOXA-11基因与胚胎着床及雌、孕激素的关系,提示HOXA-11基因可能是通过雌、孕激素受体(ER、PR)作用于子宫内膜的。本研究直接检测了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的抗抑郁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设两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柴胡桂枝汤组(CGD,n=12)接受连续7 d的柴胡桂枝汤灌胃给药,药物浓度为17 g·kg-1·d-1;溶剂对照组(Vehicle,n=14)接受连续7 d的药物溶剂灌胃给药。采用强迫游泳实验(FS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新环境压抑进食实验(NSF)以及旷场实验(OFT),检测两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和运动能力。进一步使用慢性社会挫败应激模型(CSDS)和社会交互实验(SI)明确柴胡桂枝汤在动物抑郁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造模和对照小鼠连续接受柴胡桂枝汤或溶剂7 d灌胃处理,具体分组为:造模鼠+柴胡桂枝汤组(CSDS+ CGD,17 g·kg-1·d-1n=8)、造模鼠+溶剂组(CSDS+vehicle,n=11)、对照鼠+柴胡桂枝汤组(Con+CGD,17 g·kg-1·d-1n=8)、对照鼠溶剂组(Con+vehicle,n=6)。此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柴胡桂枝汤给药组及溶剂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sirt1、p53、乙酰化p53蛋白水平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synapsin I(Syn1)、Rab4B、SNAP25和Tubulin beta4b的表达。结果柴胡桂枝汤组小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性减少(P < 0.05);两组动物在EPM、NSF和OFT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在SI行为实验中,CSDS+vehicle组小鼠与其他3组相比,在交互区的停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柴胡桂枝汤组小鼠海马区sirt1蛋白水平上升,乙酰化p53蛋白水平下降(P < 0.05),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1 mRNA表达上调(P < 0.05),Rab(P=0.813),SNAP(P=0.820),Tubb(P=0.864)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桂枝汤在FST和CSDS动物模型中都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可能通过sirt1-p53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机制发挥其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CRC)术前肠内营养(EN)、快速肠道准备(RBP)以及传统肠道准备(TBP)对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行根治性切除术的CRC患者183例,随机分为EN组、RBP组及TBP组,系统评估三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差异。 结果EN、RBP、TBP组患者耐受情况良好者比例分别为95.1%、83.6%及52.5%(P<0.01);术前BP不良事件(腹痛/腹胀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6%、14.8%及23.6%(P<0.01);EN组肠壁水肿比例最低,TBP组最高,三组肠壁水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腹泻比例分别为6.6%、11.5%和24.6%(P=0.013);EN组麻醉前、术后第1、3、5天出现生化异常比例最低,而TBP组比例最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11.5%和14.8%(P=0.679);腹腔/肠腔脱落肿瘤细胞阳性者比例分别为3.3%、13.1%和18.0%(P=0.039);术后3年治疗失败比例分别为13.1%、18.0%和14.8%(P=0.744);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中位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37)。 结论EN、RBP、TBP方案在CRC术前肠道准备中均安全有效。EN方案在患者耐受度、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方面可与RBP及TBP方案媲美,肠道水肿发生率、术后生化异常发生率更低。尽管EN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腹腔/肠腔肿瘤细胞脱落发生率,但未能改善结直肠癌术后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8.
目的:研究长期奥氮平(olanzapine,OLZ)给药对大鼠下丘脑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及其偶联炎症通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OLZ所致肥胖提供思路.方法:大鼠持续口服OLZ 5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LZ对大鼠下丘脑 ER 应激标志物磷酸化蛋白激酶 R 样 ER ...  相似文献   
169.
放置IUD后宫腔微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长期放置IUD子宫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放置 5~ 2 0年惰性和含铜宫内节育器 (IUD)共 6 2例为研究组 ,以正常妇女 2 7例为对照组 ,以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分泌型IgA(SIgA)和T淋巴细胞为指标。结果 :宫腔冲洗液TNF α浓度在惰性IUD组、含铜IUD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含铜IUD组宫腔冲洗液IL 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SIgA浓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含铜IUD组子宫内膜组织抑制或杀伤T淋巴细胞 (CD+8淋巴细胞 )明显多于惰性IUD组和对照组 ;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 (CD4+ 淋巴细胞 )少于对照组 ,与惰性IUD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长期放置IUD对子宫局部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原核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15(mouse interleukin 15,mlL-15),并初步研究其与受体α亚单位(mlL-15R α)的协同效应。方法从小鼠肾脏组织克隆mlL-15成熟从部分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所得重组表达质粒pQE-30/mlL-15转化EcoliM15。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后获得重组表达产物,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Ni-NTA亲和层析柱上纯化、复性重组蛋白,以获得成熟的mlL-15。采用MTT法检测重组mIL-15促CTLL-2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并进一步研究,mlL-15与mlL-15Rd结合后协同促进靶细胞增殖的功能。结果重组mlL-15丰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最约为14ku,并能为抗His和抗mlL-15抗体昕特异性识别。经Ni-NTA柱上蛋白纯化、包涵体复性后,可得到纯度约为95%的成熟蛋白。成熟mlL-15能够促进CTLL-2细胞增殖,并具有明显的屋效关系;并且,在mIL-15Rα的配合下,mlL-15的促CTLL-2细胞增殖的活性冠著增强,尤其足在低mIL-15浓度条件下该协同作用表现得愈发明显。结论获得了具有牛物活性重组mlL-15,并初步研究了其与mlL-15Ra组成复合物的体外协同效应。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lL-15及IL-15Rd协同性的作用机理和开展小鼠成体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