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围手术期特点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14例,胸椎结核10例,腰椎结核5例,胸腰椎结核4例。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9例,E级5例。19例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10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所有患者均有手术适应证并手术清除病灶。14例采用后路椎板切开减压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5例采用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术。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围手术期均无狼疮活动,4例刀口出现积液等,经切开引流换药后愈合佳;1例停药1年后复发,脓肿再次形成,经调整抗结核药物并二次手术后愈合,1例因骨质疏松内固定松动取出内固定。末次随访植骨均获融合,末次随诊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3例,E级15例。VAS评分由术前(8.1±1.2)分到末次随访(2.4±0.8)分,明显改善。结论:脊柱结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其他疾病相应处理,术中及术后3天内需要加大激素用量,可以耐受手术治疗。如结核药物使用规范、合理、手术入路选择合理,病灶清除、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可以对脊柱结核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HOXA-11基因与女性生殖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41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不孕组)及28例正常未孕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H0xA-11基因mRNA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组织学区分子宫内膜标本期别。结果不孕组中晚分泌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HOXA-11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P<0.05;HOXA-11基因在增生期及分泌期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不孕组,P均〈0.05。对照组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间质细胞,P<0.05;ER、PR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泌期,P<0.05。ER、PR在不孕组增生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分泌期不孕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HOXA-11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且与子宫内膜“着床窗”期-致,其在子宫内膜表达异常可能是女性不孕原因之-;HOXA-11基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通过ER、PR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科近年来误将胃底疾病诊断为左肾上腺疾病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分析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通过分析我科将1例胃底憩室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和1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疾病的特点。 结果误诊为左肾上腺囊肿和肿瘤的胃底憩室和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特别是实体肿瘤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易引起误诊;术前应特别重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资料可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结论胃底疾病如胃憩室、胃间质瘤等虽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左侧肾上腺占位病变时当影像学读片发现肿瘤位置偏高,与胃壁粘连等,应高度怀疑胃底疾病,应该进一步行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对术前怀疑为胃底疾病的肾上腺区占位,经腹腔行腹腔镜手术能够从容处理胃底疾病,避免后腹膜途径术中需改变手术体位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比较江苏无锡和新疆阿合奇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的差异和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江苏无锡居住健康体检正常者768例和新疆阿合奇县居住健康体检正常者792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两个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PG Ⅰ和PGⅡ进行测定,并计算PG Ⅰ/Ⅱ值.比较两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按≤20岁、21 ~30岁、31 ~40岁、41~50岁、51 ~60岁、>60岁分组)、民族人群血清PG含量.结果 江苏无锡、新疆阿合奇地区血清中PG Ⅰ、PGⅡ和PG Ⅰ/Ⅱ值比较P均<0.01.两地区健康人群PG Ⅰ和PG Ⅰ/Ⅱ与性别均有关(P<0.05或<0.01),PGⅡ与性别均无关(P均>0.05);两地区男性血清中的PG Ⅰ、PGⅡ和PG Ⅰ/Ⅱ值比较P均<0.01,女性血清中PGⅡ和PGⅠ/Ⅱ值比较P均<0.01.无锡地区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Ⅱ值均与年龄有关(P均<0.01),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阿合奇地区血清中各PG值与年龄均不相关.无锡、阿合奇地区21~30岁人群PGⅡ和PG Ⅰ/Ⅱ值比较P均<0.01;31~40岁人群PG Ⅰ和PG Ⅰ/Ⅱ值比较P均<0.01;41 ~50岁人群PGⅡ和PGⅠ/Ⅱ值比较P均<0.01;>60岁人群PG Ⅰ和PGⅠ/Ⅱ值比较P均<0.01.阿合奇地区汉族、柯尔克孜族人群血清中的PGⅠ、PGⅡ和PGⅠ/Ⅱ值比较P均>0.05,但阿合奇地区汉族和无锡地区汉族人群血清中PGⅡ和PGⅠ/Ⅱ值比较P均<0.01.结论 江苏无锡、新疆阿合奇地区健康人群血清PG水平存在差异,且在性别分布上是一致的,在年龄分布上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颈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4例颈椎结核患者的X线片、CT及MRI检查。对结核病变部位累及椎体数量及分布情况、椎体的改变情况(骨质破坏的方式、骨质缺损高度)、病变椎体的椎间隙改变情况等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椎管的改变和椎旁软组织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对于颈椎生理弧度的变化,如存在后凸成角畸形,则测量其Cobb角的度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软件SPSS 19.0)研究Cobb角与病变椎体前缘骨质缺损高度、病程时间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系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颈椎结核累及单个椎体者1例,占1.2%(1/84);累及相邻2个椎体者63例,占75.0%(63/84);累及3个及以上椎体者20例,占23.8%(20/84);伴附件受累者13例,占15.5%(13/84),未见附件单独受累。84例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均有改变。其中64例颈椎生理前曲表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占76.2%(64/84);20例颈椎或颈胸椎表现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占23.8%(20/84);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范围12°~82°,平均(29.0±19.6)°。Cobb角与病变椎体前缘骨质缺损高度、病程时间显著相关(r=0.752~0.9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6例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占90.5%(76/84);8例椎体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仅MRI上有信号改变,占9.5%(8/84)。72例椎间隙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占85.7%(72/84);12例椎间隙未见狭窄,占14.3%(12/84)。39例患者椎管变形,硬膜囊、神经根受压,占57.4%(39/68);临床上伴有瘫痪症状者23例,占27.4%(23/84),其中有12例病变累及颈胸段椎体(C7~T1),占52.2%(12/23)。76例表现为椎旁软组织肿胀,占90.5%(76/84),其中28例表现为单纯椎旁软组织肿胀,占36.8%(28/76);48例脓肿形成,占63.2%(48/76)。 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于颈椎结核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明确病变侵及范围和程度,了解病变所致的颈椎形态变化,指导临床制订治疗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1988年Yanagisawa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到一种缩血管多肽,命名为内皮素(Endothelin,ET),此后,有关ET的研究逐渐增多,并扩展至各系统。现已知ET广泛分布于体  相似文献   
17.
范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72-1074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12例,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并适当运用于拉牙向远中的阶段。结果 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后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覆晗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J钩配合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ENS)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5例OEMs病人作为研究组,28例同期非内膜疾病妇女作为对照组。均留取子宫内膜,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Ang-2和ENS在研究组异位、在位子宫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Ang-2和ENS蛋白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Ang-2在OEMs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显著高于异位内膜(52.00%)和对照组(21.48%)(P<0.05);异位内膜组阳性表达率为52.00%,显著高于对照组(21.48%)(P<0.05);OEMs组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子宫内膜中Ang-2在分泌期(90%、30.75%)和增生期(73.33%、13.33%)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NS在OEMs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为84.00%,明显高于在位内膜(56.00%)和对照组(25.00%)(P<0.05);在位内膜(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P<0.05)。OEMs组在位内膜中ENS分泌期的表达为50.00%,与增生期(60.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子宫内膜ENS在分泌期的表达为23.08%,与增生期(2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ng-2和EN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 具体做法1998年,松溪县卫生局根据基线调查草拟了《松溪县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县政府经研究后正式发布实施。各乡镇再根据《实施办法》,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11 举办形式 乡办乡管,保大不保小。12 参加对象 全县农村公民,以户为单位参加。13 基金筹集 农民个人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现金10~20元,村集体扶持每人每年1元以上,县、乡各配套1元。个人负担的合作医疗基金,在充分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统一由乡镇政府组织收取,存入银行,专户专帐…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并发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9例L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横断伤6例,其中3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3例行胆管断端吻合,术后3例恢复良好,3例因胆管狭窄行二次以上手术.1例副肝管损伤仅做结扎,门静脉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予以修补缝合.结论 熟悉Calot三角解剖,对困难病例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