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与根治性手术对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并且系统评价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妊娠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CBMdise、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并追查了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汇编等.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非临床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生存率比较的临床对照实验和11个无对照的临床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 CI=0.52~1.51,P=0.64).根据11篇分析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临床研究文献计算出的生存率为97%,复发率为11%,其中9篇临床病例研究详细记录和分析了有生育要求并尝试怀孕和实际成功受孕的例数并计算出总的妊娠率为67%.结论:保留生育手术不会降低年轻的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且能维持正常的妊娠和生育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同期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剖腹组,每组各52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同、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查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2.5±6.0)mL、术后下床活动时同(10.8±1.3)小时、术后排气时间(22.6±3.5)小时、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为26.4%、住院时间(3.6±0.5)天均少于剖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腹组的手术时同(59.4±10.3)分钟略短于腹腔镜组(61.2±11.7)分钟,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7/52)略少于剖腹组17.3%(9/52),差异无显著性(P>0.05).度腔镜组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时间短(1个月),剖腹组术后3个月复查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腹腔镜术剔除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宫术宁胶棒联合米索前列醇的宫颈扩张效果。方法将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的160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术前3 h单用米索前列醇)、宫术宁胶棒组(术前单用宫术宁)、联合用药组(术前米索前列醇+宫术宁)及对照组(术前不用宫颈扩张药物),比较各组术中宫颈扩张度、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联合用药组术中的宫颈扩张度、人流综合征发生、镇痛效果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宫术宁胶棒联合用于绝经后宫腔镜检查治疗,可使宫颈扩张至理想状态,减轻术中疼痛,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邓长清  英焕春 《现代康复》1999,3(3):350-351
甘氟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Proline Dipepidyl Aminpeptidase,GPDA)是HOPSU等人在鼠的肝肾中发现。胃癌患血清中GPDA活性明显降低。本次实验测定胃癌术前、术后及正常人血清GPDA活性,进行比较.探讨血清GPDA活性测定在胃癌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4岁,孕3产1,因"发现下腹包块1年余"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经量多,无血块,无痛经。患者1 a前发现下腹部肿物,未诊治。查体: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肥大、光滑,子宫前倾位、形状不规则增大、质硬、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彩超检查:子宫体部显示不清,宫区多个实性肿物,部分融合,较大者约13.4 cm×11.0 cm×9.6 cm,边界模糊,内呈低回声。2011年4月28日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约17 cm,,  相似文献   
16.
刘川  关洪波  英焕春  林蓓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889-5891
目的:总结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1例经病理证实的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管黏膜下肿物1例,病理发现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宫颈占位病变6例。痛经伴性交痛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性交后出血3例,无自觉症状者6例。行病灶切除术3例,宫颈锥切术2例,全子宫切除者6例(其中1例宫颈残端切除)。结论:深部型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无特异性症状,以影像学发现或病理发现者居多,易漏诊误诊,治疗应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超普通探头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适应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7例复发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经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术后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B超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 27例治疗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 B超普通探头引导下介入治疗复发性卵巢巧克力囊肿有效、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耐药性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耐药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顺铂、姜黄素、顺铂与姜黄素合用对COC1/DD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μg/ml顺铂、20μmol/L姜黄素、2.5μg/ml顺铂与20μmol/L姜黄素合用作用于COC1/DDP细胞48h后的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浓度在(15~35)μmol/L以内时对COC1/DDP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顺铂的浓度在(1.25~5)μg/ml时加入姜黄素20μmol/L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顺铂2.5μg/ml和姜黄素20μmol/L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COC1/DDP中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顺铂相比Bcl-2、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aspase-3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加Caspase-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含奈达铂与含顺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上皮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含奈达铂(NDP)与含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中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分别进入奈达铂+环磷酰胺或顺铂+环磷酰胺组,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奈达铂组与顺铂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6.7%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46.7%)低于顺铂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6.7%)高于顺铂组(26.7%),但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贫血发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奈达铂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0%)低于顺铂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1例患者(3.3%)出现肝功能损害,顺铂组未发现肝功能损害。两组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病例。奈达铂组尿β2-MG异常发生率(16.7%)低于顺铂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环磷酰胺为中晚期卵巢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OC1/DDP和COC1中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COC1及COC1/DDP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cl-2、Caspase-3、Smac和Survivin在COC1和COC1/DDP中的表达。结果DDP作用于COC1和COC1/DDP细胞48h后细胞随着DDP浓度的升高,凋亡率也相应增高。COC1/DDP中抗凋亡基因及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COC1。COC1/DDP中促进凋亡的基因及蛋白Smac、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COC1。结论在COC1/DDP中抗凋亡基因及蛋白Bcl-2、Survivin的高表达以及促进凋亡的基因及蛋白Smac和Caspase-3的低表达可能参与COC1/DDP对DDP耐药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