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儿童游离颅骨瓣一期复位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游离颅骨瓣一期复位治疗小儿颅骨缺损1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和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将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根据基本情况平衡的原则,分为HBO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伤后1d、7d、14d、21d测定外周血WBC和PMN;并复查头颅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同时进行GC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梗死的例数;伤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GOS预后评分。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WBC参数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伤后1d,两组患者WBC和PMN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d、14d,HBO治疗组WBC和PMN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HBO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4d、21d时WBC和PMN恢复正常;(2)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的脑出血量和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3)伤后7d、14d和21dHBO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HBO治疗组出现外伤性脑梗死的例数较对照组少(P<0.05);伤后6个月,HBO治疗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O治疗能够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和改善患者预后,它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HBO能尽快、较好地恢复外周血WBC和PMN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共计92个动脉瘤全部成功夹闭,其中9例术中破裂出血。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61例,中残1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DSA和3D—CTA均可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以及术者具备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并注重并发症的防治,可使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并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颅骨硬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DF)的临床、病理、放射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颅骨硬纤维瘤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放射学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颅骨硬纤维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X线和CT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形成均匀一致或泡沫状的软组织包块,MRI T1加权像表现为中等信号或低信号,有明显增强效应,T2加权表现为低信号,局部区域为高信号。病理学特点:胶原纤维构成病灶的主要成分,其中分布有长梭形或圆胖形的纤维细胞,无异形性,没有有丝分裂像,可与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本病有复发和转移倾向,手术应彻底,可配合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结论颅骨硬纤维瘤是一种局部侵袭性较强的病变,应结合CT、MRI和病理学特点诊断本病,最好的治疗措施为手术全切,根据激素受体水平考虑内分泌治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改良手术方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129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一组采用改良手术方法,以术后72小的CT表现来确定疗效。结果改良手术方法CT正常率87.5%,传统手术方法CT正常率69.2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手术方法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6.
2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DAI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2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抢救成功21例(84%),其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4例(16%)。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是降低DAI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