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肠道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例腹痛、二维超声怀疑为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造影,应用QLAB软件进行曲线定量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5例二维超声均显示为肠壁结节状突起.其中腺瘤3例,CEUS呈快速均匀的高增强,强化顺序与肠壁一致,强化强度及持续时间与黏膜层相近;纤维瘤样变1例,呈不均匀弱增强;脂肪瘤1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超声造影具有顺序显示肠壁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确定病变来源层次、增加病变检出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183例受试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糖耐量受损组和糖尿病组,在上述分组的基础上,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各组再分为组A(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0~2个)和组B(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3~5个)2个亚组,超声检测颈动脉IMT。结果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糖耐量组颈动脉IMT分别为(0.66±0.14)(、0.64±0.12)和(0.60±0.11)mm,其中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糖耐量组中,组A和组B 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受损组中,组A和组B 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者,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对颈动脉IMT的影响在正常糖耐量者比对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对妇女绝经期症状、子宫及其循环的影响。方法:30例病人分2组,使用贴皮及口服雌孕激素前后,观察子宫体积、内膜厚度,Kupperman评分,血清E2、FSH、彩超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用t检验统计。结果:用雌孕激素后,Kupperman评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下降,子宫体积无变化,子宫内膜增厚,已上升,FSH下降;口服组改善血脂构成。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可改善绝经期症状,降低子宫循环阻力,增加子宫血供;口服者可改善血脂构成。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44岁.24年前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其他不适,2周前偶感右上腹隐痛不适,无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齿龈出血等表现,4天前于外院复查超声发现"右肝后叶门静脉支栓塞",遂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年来腹膜粘连超声评价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临床意义.共29篇文献纳入分析,分为3类: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方法学研究,以超声观察"内脏滑动"方法研究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对超声诊断腹腔内粘连的评价.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以内脏纵向滑动距离<1 cm作为诊断腹膜粘连的标准;对腹壁局部进行重点超声扫查是目前比较合理的策略;临床上可用于术前评估腹部手术、腹腔镜入路的安全性,还可用于防粘连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重度妊高征患者肝脏的B超和病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孜  叶蓉华  苗立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8):453-455,I011
目的 研究重度妊高征(PH)患者肝脏B超和病理变化,探讨其与妊娠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将90例晚期妊娠妇女分为3组,妊娠合并肝病组、轻中度PIH值及重度PIH组各30例。入院后进行肝脏B超检查。重度PIH组的15例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组织行苏丹Ⅲ染色及HE染色,在光镜下检查脂肪浸润情况。结果 妊娠合并肝病组及重度PIH组,分别有2例及12例B超提示脂肪肝.15例重度PIH肝穿病理中,有14例显示不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粘膜下炎性肿物甚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该病的声象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结肠憩室超声表现的分析,探讨结肠憩室临床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和(或)结肠镜检查证实的结肠憩室病例,观察病灶的位置、形状、局部肠壁有无增厚,有无合并肌层缺如、病变周围网膜回声有无改变、有无渗液、是否合并粪石或气体等。 结果25例患者中,病灶共计67个,单发16例16个,多发9例51个(2~20个不等,仅1例多发憩室合并1个管状,余均呈大小不等囊袋状),升结肠15例、盲肠4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2例,结肠肝曲1例、升结肠伴降结肠1例,其中合并阑尾炎13例、腹膜炎3例、肠穿孔2例、系膜扭转1例、肠道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超声表现为结肠旁囊袋状结构19例、呈囊袋状同时伴局部肠壁增厚4例、盲管状结构1例、局限性低回声凸起1例。合并肌层缺损13例、周围网膜回声增强16例、渗液4例、粪石8例、气体3例。 结论结肠憩室声像图多表现为结肠旁囊袋状结构,局部可伴肠壁增厚,部分伴肌层缺损,易合并粪石或气体,易并发阑尾炎,均伴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少数可合并穿孔,肠道超声检查能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可视化的重要依据,尤其在排他性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胃浸润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8例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胃壁增厚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进行胃壁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分钟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结果病变位于黏膜下层者,胃壁黏膜下层增强达峰时间较肌层明显提前,斜率变大;全层胃壁病变表现为病变区快速增强,时间在10-16秒,廓清亦较迅速;病变侵及浆膜及浆膜层以外时,浆膜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增强的血管向外延伸;胃壁间囊肿,囊壁与胃壁同步增强,同步廓清,囊腔内无增强征象。结论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结合TIC曲线分析,可反映胃壁增厚性病变及肿物的实时血流灌注情况,重点在于能区别病变侵犯层次,对鉴别炎症性病变及肿瘤的分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壁炎症增厚性和肿瘤性病变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静脉团注SonoVue对36例(13例炎性病变、23例肿瘤性病变)肠壁增厚性病变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增厚肠壁的动态血流灌注特征,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情况,比较TIC曲线参数与MVD之间关系。结果肠壁炎性增厚病变,灰阶超声造影显示肠壁黏膜、黏膜下层或全层均匀一致增强;肿瘤性病变,造影显示所有病例肿瘤病变区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增强层次不清、顺序紊乱;肿瘤性病变MVD值大于炎症性病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C曲线表现:黏膜下层病变,达峰时间均较肌层提前,斜率较肌层增大;病变侵犯全层,曲线显示相当于黏膜下层与肌层的部位强化一致,TIC曲线参数分析表明,肠壁炎性增厚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峰值背向散射强度(PI)及强度减半时间(T1/2)均与血流状态有关,而与MVD无关。结论灰阶超声造影结合TIC曲线,可以说明肠壁炎症性与肿瘤性病变具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且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病变的微血管分布情况及其浸润范围,有助于肠壁炎症性与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