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第二届国际小儿心脏病及心脏外科学学术会议简介第二届国际小儿心脏病及心脏外科学学术会议于1997年5月11日至15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此次大会的宗旨是通过各国代表间的广泛学术交流,回顾并总结20世纪以来世界小儿心脏病及心脏外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  相似文献   
82.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在新生儿中高达6.7‰,每年我国约有15~20万名先天性心脏病出现.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该病外科可治性高、疗效好.如果对这些患儿不加处理,其中1/3患者因病情危重将在6个月~1岁内夭折.因此,未成熟儿、新生儿、婴幼儿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仍成为21世纪心脏外科的挑战.除了外科操作技术的发展外,各学科密切配合是心脏外科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心内科对该病的病理解剖和血流动力学资料的结合已成为诊断统一体;心内外科镶嵌治疗成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体外循环设备技术的发展,使新生儿、婴幼儿患者对体外循环耐受性提高,保证外科医师有足够时间进行精细手术操作;麻醉、监护设备和技术的创新,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应激的耐受性,降低了不必要的机体能量消耗,加快了康复,提高手术的生存率;ECMO或VAD已成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心肺支持的重要手段;合成和生物材料的更新,提高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可治率,延长了植入材料的寿命;未成熟心肌、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和胎儿心脏外科是当今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动脉转换术是纠治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理想手术方法,对体外循环要求较高,本文总结10例体外循环的经验。方法:10例患儿年龄19天至7岁(8例小于6个月),体重3.4至18.0kg(8例低于6.0kg),3例用深低温暂停循环,7例用深低温低流量合并停循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84.4±55.5min,主动脉阻断112.6±35.0min,低流量时间89.3±22.6min,停循环时间57.1±20.8min。结果:8例恢复良好,2例死于心功能不全及多脏器衰竭。结论:采用小预充量氧合器及管道,主动脉高位插管,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和停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加强术中、术后脑保护是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84.
1 病历资料例 1 女, 6岁。交通伤后 2d出现胸痛,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转至我院就诊,心脏超声和心导管造影诊断为肌部室间隔缺损伴左室室壁瘤伤后 2周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发现左心室壁膈面近心尖处有一 3cm×4cm大小膨出区,壁较薄切开膨出的左室室壁瘤,从左心室探察室间隔缺损,见有 3个肌部室间隔缺损直径分别为 9, 8, 3mm,边缘有完整白色纤维组织。将一块大的涤纶补片用 5 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使 3个室缺一起关闭。用 5-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切开的左室室壁瘤,并间断加固 2针。食管心脏超声提示室间隔缺损无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85.
改良Fontan手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6.
收治永存动脉干7例,其中5例使用了同种异体带瓣管道,4例主动脉带瓣管道,1例肺动脉带瓣管道。CVH材料经抗生素消毒防冻超低温保存,保存斯〈1年,无住院死亡,CVH组织培养以及术后因培养均阴性,术后肺动脉高压明显改善,发生心律失常1例。平均随访时间2.2年,1例术后2年CVH管壁出现钙化,瓣膜有增厚,但无管道狭窄。5  相似文献   
87.
目的回顾性总结手术纠治45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ompleteatrioventriculardefect,CAVD),以期把握好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根据Rasteli分型:A型26例,B型2例,C型2例,过渡型15例。手术采用单片心包补片修补方法。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为伴发心内严重畸形法洛四联症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远期死亡2例,均为二尖瓣反流并发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结论CAVD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手术应在6个月~1岁内为好,术后必须定期随访,早期了解房室瓣反流情况  相似文献   
88.
陈惠文  苏肇伉 《上海医学》1998,21(4):203-205
目的:为研究氨基酸强化温血停搏液诱导停跳和主动脉开放前再灌注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幼兔(3 ̄4周,体重0.45 ̄0.55kg),随机分成3组。I组:冷血停搏液组(n=6);Ⅱ组:温血诱导及再灌注血停搏液组(n=6);Ⅲ组:温血诱导及再灌注血停搏液加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强化组(n=6)。于缺血前后测定心功能、复灌后取心肌组织作含水量测定和心肌结构电镜观察,收集冠脉液作心肌醇测定。结  相似文献   
89.
一期手术矫治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 (IAA)一期手术矫治的手术方法、疗效 ,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对10例少见的先天性 IAA进行一期手术矫治 ,平均手术年龄 2 .7± 2 .4岁 ,其中 5例为 A型 IAA,3例为 B型 ,另 2例IAA合并残存第 5弓狭窄 ;8例患者均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和重度肺动脉高压。一期矫治术中有 7例进行了主动脉弓直接端侧或端端吻合连接术 ,2例行 Gore- Tex管道连接重建主动脉弓 ,1例 IAA合并残存第 5弓狭窄用自身心包补片作狭窄处扩大成形术 ;8例患者于矫治 IAA的同时矫治心血管其他畸形。 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 5例 ,其中近 10年仅发生 1例。住院死亡 3例 ,近 10年连续 6例无住院死亡。术后早期 5例肺动脉收缩压 /体循环动脉收缩压 (Pp/ Ps)由术前的 0 .84± 0 .0 4显著下降至正常范围 (0 .2 8± 0 .0 3) ,1例主动脉弓部压力阶差为 30 mm Hg(1k Pa=7.5 mm Hg)。随访 7例 ,平均随访 2 .6± 4 .0年 ,均存活 ,其中有 3例主动脉弓部压力阶差≥ 30 mm Hg。心功能均正常。 结论 先天性 IAA一旦诊断明确 ,应尽早进行一期矫治术 ;主动脉弓直接吻合连接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0.
上海某电池厂锰中毒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某电池厂发生锰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该厂在干电池生产中使用大量MnO2(电池去极剂),由于防护措施不力,拌料车间空气中锰平均浓度高达107mg/m^3。在九年中对76名接触MnO2者检验,发现锰中毒5人,患病率高达6.5%,高于1980年全国锰中毒普查的锰尘接触者锰中毒患病率0.28%的22倍之多。提示:应加强电池制造行业锰中毒的防护工作,促使电池制造业健康监护性体检形成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