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广安门医院医疗队自2003年4月28日~6月2日从北京胸科医院接管了三病区46例SARS患者,其中1例属肺结核伴肺内感染,1例大学生按规定转至中日友好医院ICU病房,2例疑似,经观察后排除。确诊为“非典”者42例,分别于2003年4月17日~5月6日入院,男女各21例;年龄18~65岁,平均(34.8±12.36)岁;其中医护人员4名,学生6人,干部职员10名,工人4名,外地来京打工者13名,退休人员5名;入院前病程2~8d,平均3.67d。病人中有2人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正在服用速效救心丸、络活喜、消心痛、蒙诺;1例合并2型糖尿病,正在服用二甲…  相似文献   
132.
中药糖痛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糖痛方"外洗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临床入选70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各20 mg,每日3次;同时,治疗组给予糖痛方外洗患肢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温水外洗患肢每日2次.整个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对中医症状的临床评价采用量化计分法),计算和比较临床综合疗效.同时检测和记录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和不良事件.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共脱落9例患者,实际完成试验61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①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5.2%,对照组为10%.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3%,对照组为3.3%.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01).③中医证候积分: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01).其中下肢发凉症状改善: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④胫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 ( P<0.05).对照组的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在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⑤安全性评价:治疗组在试验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未见显著性差异( P>0.05).全部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糖痛方外洗能够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局部不适,同时能够使部分神经的传导速度得到恢复.糖痛方外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3.
桑白皮丙酮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桑白皮丙酮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浓氨水引咳法、小鼠耳肿胀法、气管酚红排出量和豚鼠哮喘法研究呼吸系统的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NO含量。结果桑白皮丙酮提取物有显著镇咳作用、抑制小鼠耳肿胀、气管酚红排出量显著增加和止喘作用,高、低剂量组对大鼠血浆NO均无显著性影响,高剂量组显著升高支气管NO含量(P<0. 05)。结论桑白皮丙酮提取物有镇咳作用、祛痰作用、抗炎作用和平喘作用,其平喘作用机理可能与升高支气管NO含量致支气管松弛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BMSCs组、TMS组、TMS+ BMSCs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SCI后1d、14d、28d分...  相似文献   
135.
<正> 在1985年7月中旬,对唐山市9所医院细菌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细菌检验,对物体表面使用涂抹法采样,空气使用平板自然沉降法采样。样品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计数菌落。对HBsAg  相似文献   
136.
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内设2~15周/分钟宽通带滤波器,可四道同步描笔记录和计算机采集体表结肠电。信号以快速富立叶变换作频谱分析和组叠加平均处理。临床观测发现:1.空腹时正常成人体表结肠电主要在低频范围(2.5~7.5周/分钟),其幅值在餐后明显增高,并出现较高频活动(8~13周/分钟),这种餐后反应持续约15分钟;2.慢性结肠炎和肠激惹综合征患者常有体表结肠电紊乱,表现为频率、活动量、餐后反应强度或时间的改变;3.祖国医学肝脾大肠虚实辨证及腹痛、大便改变症候群与不同结肠电异常类型有密切的相应关系。本文还报告钡灌肠X片上各段结肠的形态和体表投影,并结合结肠电实测结果提出升降乙状结肠肠电图体表引导电极的适宜位置。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乌梅-僵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AH)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得到乌梅、僵蚕的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AH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以获取蛋白互作(PPI),借助Cytoscape3.7.0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乌梅-僵蚕治疗AH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槲皮素(Quercetin)、蜕皮素(Ecdysone)、山奈酚(Kaempferol)等为乌梅-僵蚕的主要活性成分,共有539个作用靶标,AH相关靶标165个,包括细胞肿瘤抗原p53 (TP53)、转录信号传感器和激活器3 (STAT3)等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 188条、分子功能3 478条,细胞组分92条,KEGG分析涉及200个信号通路,包括癌症的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乌梅-僵蚕的3个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MAPK3、STAT3、T...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观察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4周BBB评分、损伤部位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S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造模成功(40只)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超短波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术后4周,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SCI部位行GFAP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假手术组BBB评分为21分。余4组术后1 d的BBB评分为0~1分,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增加,除假手术组外,余4组术后4周的BBB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联合组大鼠的BBB评分显著较高(P<0.05)。与超短波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术后4周[(12.88±3.04)分],联合组术后2周[(10.12±1.13)分]、3周[(12.38±1.19)分]及4周[(14.50±1.31)分]的BBB评分较高(P<0.05)。SCI术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及联合组AQP-4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AQP-4 IOD较超短波组低(P<0.05)。SCI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联合组GFAP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超短波组比较,联合组GFAP IOD较低(P<0.05)。与跑台组比较,联合组GFAP较低(P<0.05)。 结论 跑台训练、超短波治疗均对大鼠SCI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损伤部位的AQP-4和GFAP表达有关,且联合应用的疗效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 评估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存活、复发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的文献,纳入2000年1月至2018年6月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运用Stata/SE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LLND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5年总存活率、5年无复发存活率、局部复发率、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纳入文献17篇共5631例病人。LLND组术后5年总存活率(HR=1.19,95%CI 0.98~1.43,P=0.902)、5年无复发存活率(HR=0.98,95%CI 0.82~1.17,P=0.794)、局部复发率(HR=0.93,95%CI 0.67~1.31,P=0.694)与非LLN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LND组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非L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8,95%CI 1.94~8.59,P<0.01)。结论 对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LLND并不能改善术后生存等远期预后指标,但增加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