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东  苏浩  徐健  陈康玉  郭飞  严激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9):1485-1490
目的 评价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诊治的6例冠状静脉畸形或CRT无反应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途径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其中4例经房间隔穿刺,2例行室间隔穿刺。测量术前术后QRS波宽度,及术后随访3、6、12、24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径(LAD)大小及心功能分级等变化,以及左室心内膜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变化情况。 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测QRS宽度较术前明显缩窄;随访24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房前后经(LAD)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室电极的参数(阈值、阻抗)较稳定;术中及术后随访过程中无膈肌刺激、无血栓栓塞、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死亡。 结论 经房间隔穿刺或室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获得成功,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病人血浆N末端人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心室收缩期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慢性充血性心衰失代偿住院病人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的心衰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冻干重组人脑钠肽静脉应用7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NT-proBNP、LVEF、肺动脉压力(SPA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肌酐、血K+、血Na+、24 h尿量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纽约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NT-proBNP下降及尿量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肌酐、血K+、血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在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LVEF,降低血浆NT-proBNP,增加尿量,改善病人心功能分级,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3.
中医辨证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3年4月参加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第一批赴胸科医院抗SARS医疗队,参与了对48名非典患者(其中包括3名病危及10名病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除1名病危患者转入中日友好医院继续治疗外,其余47名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儿童使用抗菌药后而出现的腹泻,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及免疫功能导致AAD。中医认为,儿童AAD的病位主要在脾脏,病因不外素体脾胃虚弱、疫毒侵袭、药毒蓄积等,病机以脾虚湿盛、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为特点。脾虚为小儿AAD发病之本,且脾与肠道菌群具有共通性,故临床治疗小儿AAD可从脾论治。从脾论治儿童ADD以健运脾脏为原则,采用健脾渗湿、健脾益气、健脾温阳等治法,分别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附子理中丸等为基础方,调理脾脏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5.
仝小林辨治糖尿病性腹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经验,分别列举了寒热错杂、湿热泄泻、脾肾阳虚3个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6.
<正>心血管疾病是心脏和血管疾患引起的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高血压(hypertension)、周围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等。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远超其他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2012年大约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及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39例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确诊并成功进行介入封堵术的CHD患者,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4例。介入术前均行心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VSD右室出口和PDA狭窄处最小直径;介入术后重复造影及超声检查评价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残余分流等。结果超声检查及心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对其位置部位、形态均能良好显示。上述两种方法测量65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5.46±2.64)mm和(4.26±2.23)mm,测量74例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5.53±1.45)mm和(4.37±1.2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VSD及PDA术前病例筛选及术后疗效评评估更具优势,而在VSD和PDA介入封堵术中心血管造影对病变直径测量及封堵器选择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c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TAC)后肝组织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p53和p21_(waf1/cip1)蛋白的表达.方法 HCC患者分为两组,术前行TAC治疗的HCC患者39例(TAC组),术前未行TAC治疗的HCC患者50例(非化疗组),肝血管瘤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5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8-OHdG表达在癌组织中表现为非化疗组高于TAC组(F=9.516,P<0.05),对照组最低(F=9.516,P<0.01);在TAC组与非化疗组均为癌组织高于痛旁组织(分别t=7.101,t=8.020,均P<0.001);癌旁组织与对照组的8-OHdG水平差异尤统计学意义;TAC组与非化疗组巾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8-OHdG表达呈正相关(r=0.651,r=0.493,均P<0.001).p53表达在TAC组和非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1~(waf1/cip1)三组间有差异表达.在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p21~(waf1/cip1)表达均为对照组最高(F=13.459,F=16.613,均P<0.001),TAC组高于非化疗组(F=13.459,F=16.613,均P<0.01),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_(waf1/cip1)在非化疗组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01).结论 HCC痛组织的8-OHdG、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高于痛旁和非HCC肝组织;癌细胞可能经由增强的氧化应激修复机制逃脱介入化疗.  相似文献   
109.
苏浩  严激  徐健  范西真  刘伏元  孙贤林 《安徽医学》2009,30(11):1297-1299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明确诊断为NVM的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全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心功能不全者13例,其中伴有心律失常7例,未有栓塞病例。结论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栓塞。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总体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程和程度对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94例,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心房颤动分为首次发现的心房颤动组及对照组,其中心房颤动组97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功能、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高血压病程和程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肌酐(Scr)、总胆固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程、高血压3级、收缩压所占比高于对照组(t/χ2=5.586、6.336、2.363、2.308、4.612、2.452、12.662、12.872、7.017、15.103、5.589,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低于对照组(t/χ2=6.222、2.305、2.612、4.615,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血脂、冠心病、年龄、BMI、LVEDV、总胆固醇、高血压病程、高血压3级为高血压患者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OR=5.298、3.162、1.077、1.138、1.227、1.270、1.492、3.482,P<0.05);LVEF(OR=0.865,P<0.05)为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保护因素。结论除年龄、BMI、LVEDV等因素以外,高血压病程越长、高血压程度越高,心房颤动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