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自体皮片移植后的物理性损伤和感染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移植皮片的成活。实验将弱直流电阳极与尼龙银敷料相连,观察了弱直流电对削痂创面上移植物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取400±25g的雄性Hartley豚鼠,背部脱毛,将近头部的背部浸于78℃热水中10秒钟,造成4.5×5.5cm~2(占体表面积8~9%)的深Ⅱ度烧伤创面。1小时后用电动取皮机削去0.022in厚的焦痂,并于近尾端躯干切取同样厚度和大小的皮片移植于削痂创面上,然后用尼龙银敷料包扎,其中实验组的尼龙银敷料连结直流电阳极,持续通40μA  相似文献   
9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保守治疗虽然能缓解症状,但疗效欠满意。自2001年5月~2005年1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清理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商品名为施沛特,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0例(172膝),优良率达81·3%,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172膝)均符合骨性关节炎的诊断[1],其中男性44例,女性76例;年龄45~86岁,平均66·7±3·5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2·6年。左膝50例,右膝58例,双膝32例;根据X线分期[2],早期64膝,中期84膝,晚期2…  相似文献   
93.
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内皮微粒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复流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M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64例根据术后TIMI血流分级随机分为两组,冠状动脉前向血流≤TIMI 2级23例为无复流组,TIMI 3级41例为再灌注组,另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于急诊入院时、再灌注后即刻和再灌注后24 h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 测定患者血浆EM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 再灌注组和无复流组各时点EMP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复流组各时点EMP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均<0.05);再灌注组和无复流组再灌注后即刻和再灌注后24 h EMP和sICAM-1水平仍高于入院时(P均<0.05).EMP与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03).结论 EMP在评价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冠脉内皮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之一,发病急、死亡率高。近年来我们对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均采用胃气囊注水压迫止血,收到了比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8-54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所有病人均经食道钡剂摄片证实。其中食道静脉曲张6例、胃底静脉曲张8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并存6例。本组病例经胃气囊注水压迫后24-72小时内停止出血者16例占80%,4例压迫治疗后转住其它医院。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肿瘤型假体治疗近关节多次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近关节多次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假体置换治疗,重建肢体功能.结果随访5~60个月未见肺内转移.根据Enneking人工关节重建术后功能评分,优4例,良1例.结论肿瘤型假体治疗近关节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修复骨缺损,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猝死者心肌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及其与猝死的关系。方法:挑选我校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9-2011年尸体解剖案例2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①HHD组: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56.5岁;均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猝死。②非心源性死亡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40-53岁,平均年龄46.8岁。每例心脏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取材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左心室肌的Cx43染色情况。结果:HHD组心肌Cx43阳性颗粒数量显著减少,着色明显减弱,部分呈颗粒状,且分布于心室肌细胞内或细胞侧-侧连接处;对照组的染色未见明显变化。定量检测并经统计分析发现,HHD组Cx43蛋白染色阳性的面积和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猝死者心室肌Cx43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猝死可能与Cx43的表达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荧光分别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分别孵育细胞0、12、24及48h,实验结果发现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呈时序上调;用5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细胞4h,再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h,普罗布考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ATP结合盒转运体A1mRNA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普罗布考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处理组ATP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普罗布考下调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THP-1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
99.
罗守娟  苏波  傅露 《中国现代医生》2014,(6):93-94,F000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胃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经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的胃肠穿孔患者96例,术前均行X线、超声检查。结果 70例患者超声显示出现腹腔游离气体,84例超声提示少到中量腹腔积液,96例患者中有84例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占87.5%,90例超声提示为腹部包块(胃穿孔20例,十二指肠穿孔62例,阑尾穿孔6例)。结论只有充分认识胃肠穿孔的超声特征,同时结合腹部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才能及时、准确地对胃肠穿孔疾病提供有效诊断。超声检查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提高了胃肠穿孔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方案,尤其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及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与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30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分析其穿刺后的Gleason评分、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与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30例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6分组50例,切缘阳性率为10.00% (5/50);Gleason评分7分组65例,切缘阳性率为21.54%(14/65);Gleason评分8分组13例,切缘阳性率为0;Gleason评分9分组2例,切缘阳性率为0,不同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各组之间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917 5,P> 0.05).穿刺阳性针数比例统计共89例,阳性针数比例1%~ 25%组30例,切缘阳性率为3.33%(1/30);阳性针数比例26%~50%组27例,切缘阳性率为11.11%(3/27);阳性针数比例51% ~ 75%组18例,切缘阳性率为6/18;阳性针数比例76%~100%组14例,切缘阳性率为4/14,不同穿刺阳性针数比例各组之间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1 8,P< 0.05).结论 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与术后病理切缘之间无相关性,而穿刺阳性针数比例与术后病理切缘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