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3篇 |
免费 | 2138篇 |
国内免费 | 3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481篇 |
妇产科学 | 650篇 |
基础医学 | 557篇 |
口腔科学 | 525篇 |
临床医学 | 1930篇 |
内科学 | 2081篇 |
皮肤病学 | 48篇 |
神经病学 | 589篇 |
特种医学 | 709篇 |
外科学 | 1255篇 |
综合类 | 2542篇 |
预防医学 | 931篇 |
眼科学 | 116篇 |
药学 | 87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6篇 |
肿瘤学 | 10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318篇 |
2021年 | 324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289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1215篇 |
2015年 | 1109篇 |
2014年 | 1242篇 |
2013年 | 1294篇 |
2012年 | 642篇 |
2011年 | 573篇 |
2010年 | 731篇 |
2009年 | 1063篇 |
2008年 | 823篇 |
2007年 | 862篇 |
2006年 | 1249篇 |
2005年 | 1419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Kufor—Rakeb病(Kufor—Rakeb disease,KRD)为罕见的神经系统多系统变性病,黑质、纹状体、苍白球锥体束等均受累,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帕金森病(PD)明显不同。本文对此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钱琤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2):901-903
Ⅰ型变态反应生物学治疗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近期也有了长足进展。现主要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治疗两大方面就其发展进行总结、归纳,对Ⅰ型变态反应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白洪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3,44(1):115-119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全身系统炎症所致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异常。其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深入理解、预防及诊治SAE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本文就近年来对SAE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加深对SAE的剖析。 相似文献
26.
HCMV基因及其产物在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蓉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6):175-178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感染率很高。HCMV的毒力较弱,侵入机体后一般不会使器官和组织受到严重损伤,但病毒基因易整合到宿主细胞的相关基因,则可阻止或影响后者的复制和表达,最后导致不可逆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常,同时HCMV是目前发现的基因组成最复杂的人类病毒,其多种基因产物在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HCMV基因及其产物对宿主细胞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12(3):295-297
出生后骨髓中存在着一群祖细胞能够迁移到外周循环中,并且可以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这一群细胞被定义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EPCs参与了最初的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 相似文献
28.
洪蝶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5,12(6):178-181
乳头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大量乳头瘤病毒的发现、测序,以及历次种系分类的进行,使乳头瘤病毒的分类逐渐自然化、系统化,乳头瘤病毒的分型标准也从1978年的杂交分型标准更新成以核酸序列同源性为基础的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而凶险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多数病人发现时已没有手术机会,而且术后易复发,多年来临床一直在探索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和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reatment,PEIT)是较为成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各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不少学者把生物反应调节剂和介入技术结合起来,对肿瘤治疗进行创新性的探索.链球菌制剂OK-432是目前所知作用最强的免疫调节剂,它通过阻碍肿瘤细胞RNA的合成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并通过激活宿主介导的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收集近年来应用OK-432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文献,并就介入途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1975年,Heyndrickx等人研究发现清醒的犬在经历了短时间冠状动脉闭塞并恢复再灌注后,其心肌功能障碍仍持续存在一段时间,第一次描述了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现象.1982年,Braunwald等[1]将这一现象定义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然而当时人们认为已闭塞的冠脉恢复再灌注现象仅出现于动物试验中,在临床中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这一现象在发现之初并未引起重视.直到80年代,随着冠心病急性缺血综合征新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普遍应用,以及人们对这类患者可出现自发性再灌注(冠状动脉内血栓自行溶解或冠状动脉痉挛解除)的了解,逐渐认识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已成为冠心病自然病程的一部分,并且影响这类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决策和预后,因而这一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对其发生机制、药物干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就当前有关心肌顿抑的基础研究现状,尤其是有关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