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2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556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730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2585篇
内科学   1357篇
皮肤病学   180篇
神经病学   295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46篇
综合类   4744篇
预防医学   1979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915篇
  28篇
中国医学   1865篇
肿瘤学   610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933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22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759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学术的独立与自由应该是大学的最高原则,只有在这个原则的坚持与维护下,大学才能致力于真理的追求,产生更接近真理的研究成果。学术自由的确保需要科学和严格的制度设计。外围的和内部的制度改革与设计应是大学学术自由制度性保障的基本内容。本文致力于对现行制度的批判,亦对新制度的设计有所点染。  相似文献   
62.
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俊  邓少华 《西南军医》2004,6(2):11-11,13
目的 探讨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自1997年3月-2003年5月,150例踝关节损伤,经石膏固定,韧带修补78例,未经此治疗72例,经3月~1年回访,对比踝关节功能、行走疼痛情况。结果 经石膏固定或韧带修补78例中,2例出现踝关节行走疼痛;另72例未经固定者,10例反复踝关节肿痛,3例反复“扭伤”。结论 对较严重的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采用早期石膏固定,韧带修补,有利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3.
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2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少华  夏敏 《疼痛》2002,10(2):9-10
  相似文献   
64.
本文阐述了我院自行研制的气垫床工作模式转换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丽珠赛乐)辅助治疗婴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85例)及对照组(24例)脑性瘫痪患儿予以理学疗法、高压氧舱、干预操等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丽珠赛乐治疗。用统一标准测评两组治疗前后发育商并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疗效更优(P<0.001)。结论:丽珠赛乐注射液辅助治疗,可增加脑性瘫痪的疗效。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告郑州市学龄前健康儿童空肠弯曲菌带菌特征,从403名城市及农村学龄前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33株,阳性率8.19%卫生状况较差的农村带菌明显高于市区,分别为14.35%和1.55%,〈x~2=14.85,p<0.01〉,带菌率以秋季最高达12.77%,夏季最低仅3.7%,3岁以内儿童带菌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儿童.其中以2岁儿童最高为30%,两性带菌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在我市区空肠弯曲带菌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8.
我们通过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探讨蜂毒素磁性纳米制剂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房室结逆向传导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分析在我院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射频消融的成年患者中电生理资料比较完整的300例患者的房室结逆传电生理特点。结果射频消融术后有161例(54%)有房室结逆传。有逆传患者的前传功能要好于无逆传的患者,对于术后存在室房逆传的患者,逆传功能均明显差于前传功能。射频消融术后有28例(17%)经房室结逆传最早激动冠状静脉窦口,其逆传功能较最早激动希氏束电图的病例相比要差,而两者的前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后54%的患者存在房室结逆传,可能是正常人群中室房逆传的真实反映。有室房逆传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优于无室房逆传者,也优于其本身的逆传功能。房室结逆传冲动进入心房可能存在两条不同的通路。  相似文献   
70.
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及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和非冠心病组62例,用乙酸苯酯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中对氧磷酶1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为113±64μkat/L和43.8±8.2 kU/L,均较对照组降低(134±72μkat/L和63.4±5.7 kU/L)(P<0.05);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升高(9.4±1.8μmol/L比4.1±0.5μmol/L,P<0.01)。对氧磷酶1活性与高密度脂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狭窄者对氧磷酶1活性较无狭窄者明显减低(P<0.001),2、3支血管病变者较1支血管病变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低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