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薄层扫描法测定强肌健力饮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孔树脂富集,氧化铝-氧化镁混合物吸附除杂,薄层扫描法测定强肌健力饮中黄芪甲甙含量。其他成分对测定无干扰,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9.3%。  相似文献   
42.
磷脂对骨康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煎出的增溶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L12(2^11)正交表,观察骨康方中各药与补骨脂配伍后,磷脂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的煎出量,探讨磷脂对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中药复汶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增溶,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磷脂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3.
应用SFE—CO2提取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工艺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丹在采用醇提工艺,可将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提取90%以上。但经制稠膏干燥过程,丹参酮降解甚多。减压处理过程虽可减少降解,但大生产过程的湿热接触时间较实验室长,尽管采用减压处理工序仍无尖有效保留丹参酮类有效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加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20Mpa、温度40℃,得结晶状物及深化红色夹带剂液,丹参酮ⅡA含量高,可直接用于制剂生产,优于乙醇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4.
穿心莲片生产过程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穿心莲片在生产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TLCS,TLC,HPLC法对穿心莲片生产过程中的各阶段产物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监测,并观察热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穿心莲片按现有的药典工艺生产,穿心莲内酯损失殆尽,只能检测到脱水穿心莲内酯,引致化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工艺过程中的加热。结论:避免热处理或缩短热处理时间是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45.
选用L12正交表,通过薄怪扫描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研究温补肾阳方中各药与补骨脂的配伍变化。结果显示,调配处方时,将补骨脂的捣碎使用,可显著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温补肾阳方的补骨脂与健脾药大枣,黄芪合用,可显著提高补骨脂有效成分的煎出,白芍,丹参,当归,菟丝子可显著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制首乌,熟地具有降低胡效成分煎出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微循环、脑缺血缺氧的改善作用及对垂体后叶素(R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PeriFlux 5000激光多普勒探测小鼠静脉给药前和静脉给药后2min~5min耳廓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皮下注射给药6d,末次给药后30min,断头观察断头后喘息持续的时间。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在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心率、ST段变化及伴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变化。给药1h后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结果葛根素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小鼠耳廓微循环灌注量明显增加,断头后喘息时间延长。葛根素也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ST段抬高,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降低血清AST、CK、LDH。结论葛根素具有改善微循环及脑缺血缺氧的作用,玎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解郁辟秽之功,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疟疾等[1].  相似文献   
48.
开展中药分离重组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采用全方或几味中药水煎和(或)酒提而成,难以再现中药方剂制成汤剂的方旨。作者提出合理采用现代技术,分离获取复方多种化学组分;并以传统汤剂为参照,以单味中药的有效组分为组方成分,进行组成和剂量的重组研究。分离重组目的是为了将中药药效成分最合理地提取分离出来,根据中医药理论和汤剂的化学药理特性进行重组各有效部位,从而实现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药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GC)测定复方野菊花抗感软胶囊中广藿香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 GC 法,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 007-225 (30 m × 0.25 mm × 0.25 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 110 ℃,保持 7 min,以100 ℃·min-1的速率升温至 168 ℃,保持 7 min,再以40 ℃·min-1的速率升温至 190 ℃,保持 2 min,最后以60 ℃·min-1的速率升温至 240 ℃,保持2 min,分流比 10 ∶ 1,FID 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80 ℃。结果 复方野菊花抗感软胶囊中广藿香醇在 0.1406~ 0.984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10.36X+0.0322,r=0.9996。平均回收率 98.28 %(n=9),RSD为 1.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复 方野菊花抗感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0.
大黄素于90℃水浴加热72h,其降解产物经GC/MS分析,可检出烷烃等50多种分解产物,推断该分解反应与大黄素在水中发挥醌类递氢体作用,催化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