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测定正常人对照纽35例,风湿病43例的全血微量元素 Zn、Cu、Zn/Cu、Pb、Cd 值。风湿病阴虚患者血 Zn 降低,Cu 升高,Zn/Cu 比值下降;阳虚患者相反。分析表明这些变化能作为风湿病虚证辨证的良好客观依据。Pb 值在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Cd在各组中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32.
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在中药益气健脾、解毒活血通用方基础上辨证加减,配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46例,并与单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2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DM诊断标准[1]。年龄大于65岁和伴发严重心、肝、肾等器官损害者(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者除外)未列入本次研究。治疗组46例,其中门诊患者36例,住院患者10例;男性9例,女性37例;年龄8~64岁,平均41.69岁;病程小于等于1年者8例,1~3年者18例,4~7年者16例,大于等于8年者4例。对照组20例,其中门诊患者16例,住院…  相似文献   
133.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为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的疾病,其病症可蔓延全身,类风关此名称并不很恰当,因为类风关对人体的损害不仅在四肢小关节,还可能遍及身体其他器官如心、肺、脾、肝、肾等内脏,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肌炎、肺、肾纤维化、脾肿大,胸膜炎等病变。  相似文献   
134.
痛风论治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入剖析了痛风一病的病因病机、病变规律 ,并主张论治当病证相合 ,标本兼顾 ,提出解毒化浊、祛痰逐瘀、调补脾肾乃痛风证治常用三法 ,且在不同的病变阶段有着针对性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温肾通督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 ,并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主要表现为腰背痛 ,随着病变的发展 ,症状逐渐加重 ,并可上行至胸椎、颈椎 ,晚期由于整个脊柱自下而上发生强直 ,活动明显受限 ,不能弯腰 ,驼背畸形及整个脊柱强直 ,是造成人群残疾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腰痛、龟背风、肾痹、竹节风范畴。笔者以温肾通督法内外合治治疗本病 30例 ,收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0岁 ,平均 30 5岁 ;病…  相似文献   
136.
以100余例真实临床典型案例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拟训练平台,通过人机对话与病例进行互动交流,采集望闻问切四诊资料,然后辨析、论治。针对不同层次的使用者,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病案进行训练,来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以及住院医师采集病史能力、临床诊断能力、辨证分析能力及选方用药能力,以期使用者形成规范的中医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其临证综合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掌握中医诊治疾病规律。  相似文献   
137.
补肾固精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补肾固精方(主药:生地黄、生黄芪、桑螵蛸)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与机理,59例LN患随机分为治疗(A)组(37例),用补肾固精方加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B)组(22例),单用激素治疗,疗程同为3个月。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同时在降低24h尿蛋白、血沉、抗ds-DNA抗体,提高C3水平,减少激素用量方面,A组也优于B组。提示在LN治疗中,补肾固精方有减少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并有骨骼肌的蒌缩。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在治疗上,效果不满意,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除内服中药外,加用针灸治疗,收到一定的疗效,兹报导一例如下。樊××男56岁工人家住香港1983年4月6日入院住院号:061582患者年青时即去香港谋生,以建筑工为职业,长期风雨无阻,户外作业,感受风寒湿外邪,  相似文献   
139.
益气健脾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黄芪、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大白芍、甘草、乌梅、丹参、鸡血藤等)口服.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疗程为3 mo.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Schirmer's 试验和含糖试验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率为85%,对照组为5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组总体疗效分别为80%和6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益气健脾法为主,配合滋阴润燥、养血活血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而且实验室指标也得到改善,其疗效优于泼尼松.  相似文献   
140.
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陈湘君教授提出分期辨治法:急性期宜标本兼顾,健脾化湿,清热活血;缓解期则以健脾为要,防治湿浊;同时病前病后均须重视饮食调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