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花静  朱庆庆  古桂雄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07-1308
目的探讨发育性协调障碍(DCD)儿童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从电生理水平分析DCD发病机制,为DCD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结合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在2所小学中进行筛查,筛选出16名DCD儿童,按1:1配对选择对照;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儿童P300的潜伏期与波幅。对受试儿童运动表现与P300潜伏期与波幅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DC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P300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300波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儿童运动技能障碍程度与听觉P300的波幅呈负相关(r=-0.906,P<0.01)。结论智力和年龄是影响P300电位的重要因素,DCD儿童P300波幅异常表明其存在运动控制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2.
目的在评估量表信效度的基础之上,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青少年友好服务现状,为加强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12个试点区的医疗机构(每区1家)开展问卷调查,对"青少年友好服务情况评估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修订后的量表(15个条目)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均较高,可应用于项目研究人群。评价结果显示服务内容、服务态度以及服务形式和质量的较高,因子得分均接近满分值(分别为2.69±0.193、2.77±0.181、2.67±0.186),总体满意率达到93.7%。结论上海市青少年友好服务需方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73.
发育行为类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早期症状轻微不易被察觉,但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生命早期进行常规的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患病风险,从而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医疗卫生资源。目前常用的儿童发育行为筛查量表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主观评价问卷,如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另一类是专业人员客观测试,如丹佛智能发育筛选检查(DDST-Ⅱ)以及贝莉筛查量表(BINS&Bayley-Ⅲ Screening Test)。本文就主客观筛查量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估胎儿抚触刺激对出生后3个月气质类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分别对孕期未实施抚触胎教的164例,不规范实施的62例和规范实施的76例孕妇进行随访,对其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进行气质评定。结果规范实施组中,婴儿气质为易养型的占73.7%,高于不规范实施组以及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241和20.794,均P<0.05);3组出生婴儿在气质的3个维度上有差异:经过抚触胎教的婴儿适应性较强( F=12.408,P<0.05),趋避性趋向于迎合( F=6.064,P<0.05),持久性较好(F=5.984,P<0.05)。结论胎儿抚触刺激对婴儿易养型气质的塑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CD)的孕产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为其病因学研究以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在苏州市区随机整群抽取1 5个幼儿园160个班级共4 001名儿童.采用儿童运动成套评估工具(M-ABC)对DCD筛杏和确诊,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CD危险因素。结果多水平logistic同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控制班级群内聚集性以及儿童性别、年龄、Kaup指数情况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史、早产史、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史纳入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7.030、3.374、1.993,P值均结论孕期和围产期危险因素对儿童DCD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价儿童运动协调能力成套评估工具第二版(MABC一2)的应用性,为儿童运动协调障碍(DCD)筛查提供有效工具方法苏州市区15个幼儿园共1823名学龄前儿童纳入研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CronbachⅡ系数、项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验证性因素分析、ROC曲线分析MABC一2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并以发育性协调障碍问卷(DCDQ)为外在效标,利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MABC一2效标相关效度。结果“踮脚走步”、“地毯蹦跳”外其余项目组内相关系数均高于0.9;总Cronbach cc系数为0.502,去除“描画”和“踮脚走步”2个项目后获得的总Cronbach a系数为0.549。8个测试项目的项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分别为1。0、1。0、0.96、1.0、1。0、l。0、O。96、0.96,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5。MABC一2验证性因素最终模型结果显示,项目的因素载荷除“地毯蹦跳”高于O.4,修正指数小于3.86。此外,修订MABC一2(去除“踮脚走步”、“地毯蹦跳”)总分和DCDQ总分进行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145,P结论论除内部一致性信度外,MABC一2在国内应用的信效度良好,诊断价值优于DCDQ,但需要对其项目做适当修正。MABC一2不仅可用于日常儿童保健门诊中DCD等疾病筛查,也可应用于DCD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价城区学龄前儿童运动发育家庭环境量表( FESMDUPC)的信度和效度,为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家庭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和可靠测量工具.方法 苏州市区15所幼儿园共1824名学龄前儿童纳入FESMDUPC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Cronbach α系数、项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验证性因素分别分析FESMDUPC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以HOME量表修改版(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Revisited)为外在效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FESMDUPC的效标相关效度.结果 将前后两次FESMDUPC调查结果进行ICC评价,各条目ICC均超过或接近0.9.该量表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75,分别去除各条目后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8 ~ 0.873.正式信效度调查数据分析显示:FESMDUPC中23个条目的I-CVI为0.79~1.00,平均I-CVI为0.92.初始模型拟合结果x2/df=4.810,拟合优度模型度指数(GFI)为0.949和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37,均>0.9.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88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96,接近0.9.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46<0.05,提示该模型可以接受,各条日的因素载荷均>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是由于户外运动空间、户内运动空间、玩具3个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进行高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结果较为理想,各条目因素载荷也均>0.3.FESMDUPC和HOME量表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76(P<0.001).其中HOME量表仪学习用品和活动多样性2个因子与FESMDUPC的一阶因子玩具、养育方式、高阶因子的家庭物质环境,以及FESMDUPC总分日常生活照顾相关程度相对较高,其Spearman相关系数均>0.3.结论 FESMDUPC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外在效标效度较好,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可作为评价学龄前儿童运动发育家庭环境的量化工具.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儿童的功能性行为特征,为DC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DSM-IV为诊断标准,结合DCDQ问卷在苏州市区2所小学进行筛查,筛选出41名DCD儿童,按1∶1设立对照组,进行功能性行为活动和心理-行为研究。结果DCD儿童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全部参加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h、1岁前能熟练爬行、6岁前参加游戏和7岁会用毛笔写字、参加弹琴和6岁前参加画画或涂鸦兴趣班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69,13.46,18.25,49.98,59.89,35.90,16.63,46.99,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体育爱好项目数大于2项、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h、1岁前熟练爬行和6岁前参加游泳对M-ABC的总障碍分产生影响。此外,Conners父母评价量表DCD组儿童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2,2.71,3.68,P值均〈0.01),学习问题因子得分也高于对照组(t=2.46,P〈0.05)。结论DCD儿童存在功能性活动缺陷和心理-行为问题,DCD的干预模式应采取结合日常性活动训练和心理-行为问题治疗的综合性模式。  相似文献   
79.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是近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戍就之一,是治疗危重病人有效措施。但其配制及使用过程要求均高,如配制或穿刺操作及护理不当,监测不及时,可产生许多并发症。通过对75例TPN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全程护理,体会如下:(1)TPN治疗前及中心静脉置管前应让家属参与治疗措施的选择,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书面谈话签字,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2)TPN配制室的严格管理,对营养液的质量起保障作用,设专用房间配备空气净化台,配制前要求紫外线灯照射30min,配制前后需做室内清洁消毒工作,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二次;(3)掌握TPN配制程序及注意事项是确保营养液质量的关键:对药品及三升袋均应做好查对工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微量元素不能和微生素加在一起,抗生素、血浆制品、碳酸氢钠应单独输注。配制后标明病人的姓名、床号、配制的日期、时间、成份和配制者签名;(4)TPN配制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确保营养液质量的决定因素:配制人员应具备诚实的品格和慎独修养,良好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健康状况要求良好:(5)正确贮存营养液的方法及严格限制贮存时间是安全输注TPN的重要环节。尽量现配现用,在室温24h内混合营养液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影响,故室温输注TPN液应在24h内输完;如暂不输注可放置于4℃-10℃冷藏箱内,保存时间不超过48h;(6)做好导管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输注后的监测工作是保证TPN安全输注预防并发症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组病例发生1例气胸、1例髂静脉血栓均及时发现并治愈。 综上所述,TPN治疗的实施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需要严格:笋握适应证;在配制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规范操作程序;输注时要做好导管的护理工作和病人的监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危重症患者TPN治疗的安全性、高效性,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对59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浆心钠素(ANF)、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ACVD急性期血浆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恢复期接近正常((P>0.05)。提示ACVD患者血浆ANF、RA、AT-Ⅱ、ALD的动态观察,对判断ACVD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