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9篇
  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属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本病病机为肺肾气虚、气滞血瘀,中医药对于延缓本病进程、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有较好的疗效,但缺乏远期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现将中西医结合诊治IPF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对气血两虚型小鼠迟发型超敏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 SPF级KM小鼠48只,其中40只采用利血平及乙酰苯肼制作动物气血两虚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当归饮子高剂量组、当归饮子中剂量组、当归饮子低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相同标准小鼠作空白组。当归饮子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小鼠60、30、15 g/kg当归饮子加减方提取浓缩液灌胃,氯雷他定组给予1.66 mg/kg氯雷他定生理盐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除空白组外,每只小鼠腹部用1%DNCB溶液均匀涂抹进行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C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空白组同样涂耳但未致敏,攻击后24 h,测定每组小鼠耳廓肿胀度及抑制率。各组实验动物眼眶取血,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中Ig E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耳肿胀度明显增加,Ig E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及当归饮子3个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Ig E水平降低(P<0.05,P<0.01),同时当归饮子高、中剂量组耳肿胀度降低优于氯雷他定组(P<0.05)。用药各组耳廓肿胀度抑制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当归饮子高剂量组67.3%,当归饮子中剂量组56.0%,当归饮子低剂量组48.1%,氯雷他定组47.3%。结论当归饮子方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反应,降低血清中Ig E水平,对气血两虚证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雪莲果粉调节大鼠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莲果粉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低(3.3g/kg.bw)、中(6.6g/kg.bw)、高(9.9g/kg.bw)3个剂量组,预防性给予受试物,观察实验前后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高剂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果粉具有调节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抗凝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3~150 U/次,1次/d,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5 g/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静脉滴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通阳化瘀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葛根、丹参、川芎、桂枝、檀香、三七粉、怀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片)治疗,水煎,1 d 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36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7.55%。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益气通阳化瘀法原则下运用中药干预心绞痛,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行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的856例患者的监测结果及相关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使用丙戊酸钠的剂型、治疗药物监测次数、丙戊酸钠稳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达标情况、给药剂量调整情况以及与卡马西平、氟康唑、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联用情况等。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影响丙戊酸钠稳态血药浓度达标的因素。结果:856例患者共行1 270例次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测,其中男性407例、女性449例,年龄(38.2±13.8)岁,体质量(52.3±10.0)kg。1 270例次监测中,有554例次的丙戊酸钠稳态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范围内,达标率为43.6%。多次监测的患者达标率高于单次监测患者,末次监测达标患者的给药剂量高于首次监测达标患者的给药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组患者的达标率高于丙戊酸钠普通片组,未合用卡马西平/氟康唑组患者的达标率高于合用卡马西平组和合用氟康唑组,未合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组患者的达标率高于合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组(P均小于0.05)。结论:临床药师应重视丙戊酸钠治疗药物监...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RP-U、PCT、IL-6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2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呼吸内科病例200例(美罗培南组100例,亚胺培南组10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两药的临床疗效及对CRP-U、PCT、IL-6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治疗疗程较合理,治疗后两组CRP-U、PCT、IL-6相关指标值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美罗培南组85%、亚胺培南组7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药物,临床需严格规范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丹酚酸B逆转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时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ng/mL);③丹酚酸B逆转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先TGF-β1(浓度为5ng/mL),48h后HK-2细胞成功诱导EMT后形成的间充质细胞,再更换为TGF-β1(浓度为5ng/mL)和丹酚酸B(50μmol/L)继续培养72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基因芯片检测各组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丹酚酸B具有逆转HK-2细胞EMT的作用;②与正常HK-2细胞比较,TGF-β1组有25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15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1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③与TGF-β1组比较,丹酚酸B逆转组,有44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24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2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④有10种miRNA表达在两组同时出现显著改变,其中8种在TGF-β1组明显下调,而在丹酚酸B逆转组明显上调,1种在TGF-β1组明显上调,而在丹酚酸B逆转组则明显下调。结论:丹酚酸B具有阻止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调控mi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8.
乳腺疼痛是女性的常见病,自1986年2月至1987年2月,51名患乳腺疼痛超过半年以上的病人,参加每日服用 20-30毫克三苯氧胺的治疗试验。80.4%的病人服药后疼痛都能得到控制。常见的副作用为9人(17.6%)出现阴道出血,4人(17.6%)出现面部潮红4人(7.8%)有兴奋现象。总之,三苯氧胺是治疗乳腺疼痛的良药、并对多数病人均能有效,而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9.
摘 要:目的 对美愈伪麻的低共熔现象进行研究,考察了不同制备工艺对美愈伪麻低共熔物形成及压片的影响。方法 通过绘制二元和三元相图确定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2组分间的最低共熔点及3组分间的低共熔温度。结果 愈创木酚甘油醚、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3组分间存在低共熔现象,3组分的低共熔温度为62.6 ℃。结论 通过对美愈伪麻低共熔现象的研究,为设计其合理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引入药品质量风险管理(ICHQ9)理念,尝试建立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质量风险评价系统。确定了含量偏离、含量波动等8个风险因素,通过对多批次药品风险因素的考察来计算各企业药品生产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优先数的排列。以此反映药品生产企业工艺稳定性,发掘药品生产过程的潜在风险,旨在前瞻性地发现药品生产环节的隐患,最大程度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