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例晚期血吸虫病巨脾病人切除前、术后两周、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分别抽取周围静脉血测IgG,IgA,IgM,C3,C4,TNF,sIL-2R,CD3^ ,CD4^ ,CD8^ ,用F检验作出显著性测定。结果 IgA,IgM,C3,C4,TNF,sIL-2R,CD8^ 切脾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IgG,CD3^ ,CD4^ ,CD4^ /CD8^ 切脾后升高,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切除后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无不良影响,因而治疗性脾切除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判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单因素分析往往侧重于某一项指标,但疾病的预后一般由多种因素决定。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多个因素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硬通道针治疗各类颅内血肿的选择和操作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从1999年初开始使用硬通道针(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各类颅内血肿,至2003年4月30日已进行了206例(227次).在具体操作中,笔者根据硬通道针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操作改进,使其更得心应手.现结合适应症选择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1993年3月以来 ,我院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各类颅内血肿71例进行了治疗 ,深感其简便有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1例中男53例 ,女18。年龄3~85岁 ,平均63.45岁。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37例 ,高血压脑出血28例 ,自发性全脑室出血3例 ,创伤性脑内血肿2例 ,硬膜外血肿1例。慢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都存在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受压等占位效应 ,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对侧肢体瘫。高血压脑出血按1981年日本多田…  相似文献   
15.
锥颅引流延迟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改进慢性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简称微创针)锥颅,闭式引流,延迟冲洗治疗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41例全部临床治愈。手术时间缩短至3~5min,多数病例术后颅内完全没有积气。9例病人冲洗后次日有300~500mL脑脊液引出,但夹管及拔针后病情无反复。无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出血、癫等并发症。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锥颅、引流一体化设计的微创针行闭式引流、延迟冲洗的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显著减小创伤及缩短手术时间;可能避免术后气颅。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的进展.尤其是神经导航技术出现.立体定向切除术已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主流.尤其当病灶位于重要功能区或脑深部时.常规方法手术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采用立体定向和显微外科技术.经脑沟或非功能区切除肿瘤损伤最小.手术效果好旧。本院自2004年9月以来.采用ASA602S立体定向仪与ASA620手术计划系统辅助.利用双靶点法优化手术路径.对9例额顶颢叶功能区病灶施行显微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采用单侧毁损术,1例患者采用分期双侧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平均随访21个月.结果 6例单侧手术及分期双侧第1次手术成功,而分期双侧第2次手术症状改善不明显.所有病例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持续存在.结果 立体定向毁损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经济有效的方法.单侧毁损术近期疗效明显,而分期双侧手术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脑内局部应用对创伤性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局部脑水肿的影响。方法:脑内血肿消除后,残脑局部置管注入地塞米松20mg,每日1次,连用7天,于术后第3、7、15天分别行头颅CT检查,观察局部脑水肿消退情况。随机抽取以往同类手术但未行局部用药者作对照组,结果:使用地塞米松后,局部脑水肿形成受抑,而且消退较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内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是治疗创伤性内血肿,清除术后局限性脑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脑组织是一个高血流量的器官,成人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保证大脑正常活动需要的血流量却要占心输出总量的15~20%。平均每100g脑组织50~55ml/min,大脑总血流量为750~850ml/min。严重颅脑伤后,大脑循环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大脑局部缺血是严重头部损伤后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Ross等对因头部损伤而死亡病人脑的研究中发现,几乎90%都存在损伤区脑组织局部缺血导致的细胞变化,并认为大脑局部缺血是严重头部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颅内局部应用地塞米松防治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治疗脑水肿可能会出现某些副作用而受到限制[1]。笔者受Ikeda等[2]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脑瘤周围水肿实验研究的启发,尝试开展了颅内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局限性脑水肿的临床研究,现已在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18例,经观察有明显疗效。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96年2月~1997年10月经头颅CT确诊为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形成手术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平均年龄43.1岁。16例为交通伤,2例为坠落伤。脑内血肿均位于端脑,以前额叶及颞叶多见,按Sachs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