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中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锁定加压钢板组(A组)32例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组(B组)36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臂肿胀程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率。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多于A组(P<0.01),术后1 d上臂水肿程度B组更重(P<0.01),住院时间A组短于B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A组更短(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A组断钉1例(3.13%);B组断钉2例,钢板断裂3例,合计发生率为13.89%。A组总优良恢复率高于B组(P<0.05)。结论高原地区肱骨中远端骨折用锁定钢板固定更利于骨折的恢复。  相似文献   
34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01-2012-12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分为红景天组(A组)、依达拉奉组(B组)、依达拉奉+红景天组(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B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2 次/d,30 mg/次,静滴),C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2 次/d,30 mg/次,静滴);15 d后分别观察各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结果 C组15 d神经功能、水肿大小与A、B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6个月后 C组良好恢复率明显好于A、B组(P<0.05),血红蛋白浓度值A、C组较B组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43.
奥沙利铂抗癌谱广,但高神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西医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主要以营养神经为主,效果欠佳,张洪亮主任医师治疗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有丰富经验,其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地处西北严寒地区,对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有独到见解,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治疗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44.
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细胞或组织附近富集的巨噬细胞, 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构建肿瘤炎性微环境和抑制肿瘤免疫应答。细胞共培养体系是在体外模拟机体内在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共生培养体系, 细胞在共培养条件下与体内环境状况相对一致, 这使细胞间能够更好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 是对单层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不足的补充。肿瘤微环境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同生存, 构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有利于研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免疫抗肿瘤作用和研发不同以往的免疫抗肿瘤药物, 这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本文主要综述了巨噬细胞共培养的方式及其不同表型在免疫抗肿瘤中的作用, 突出肿瘤微环境下运用免疫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