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不同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宁市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体力劳动者、教师5类职业人群共2211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状态焦虑平均得分为43.91±9.59分,抑郁平均分为42.60±8.28分,处于无抑郁、轻度抑郁、中至重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状态的人分别占33.2%、32.1%、32.0%和2.7%;社会支持平均分为40.54±7.64分。调查对象的状态焦虑得分与自评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723(P<0.01),两者与社会支持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和-0.338(P<0.01)。结论西宁市职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较为严重,亟待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心理疏导。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3441名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性行为状况,探讨适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5所普通高校共344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行为发生率、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6.2%。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行为发生率为9.5%;发生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只有20.1%每次都用安全套。87.6%的大学生希望了艾滋病相关知识,只有21.5%的学生表示满意学校当前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应进一步改进高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注重艾滋病预防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我国9省6类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28所高校6类专业的176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药院校学生艾滋病的知识得分最高,民族院校学生最低;艺术类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最强,民族院校最弱;在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效能方面,艺术类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男生中民族院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最弱,女生中民族、理工和师范类较弱。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艺术院校(31.2%)、民族院校(19.8%)、文科院校(12.3%)、医药院校(10.1%)、理科院校(9.9%)、师范院校(8.8%),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民族院校高于后4个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师范院校(P〈0.05)和理科院校(P〈0.01)。女生性行为发生率排序依次为:艺术院校(13.7%)、理工院校(4.9%)、文科院校(4.2%)、民族院校(3.7%)、师范院校(3.0%)、医药院校(2.6%),艺术院校高于其他院校(P〈0.01),理工院校高于师范院校和医药院校(P〈0.01),文科院校高于医药院校(P〈0.01)。结论亟待全面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艺术类院校则需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理工科学校需要对女生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宁市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宁地区44家娱乐场所的249名女性从业人员,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4%,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8.8%;96.7%的被调查者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但实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7.2%。结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感染艾滋病的极大隐患。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传播100%使用安全套的意义,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海高原多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在我省4所大学随机抽样2000名大学生进行艾森克人格(EPQ)问卷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高原地区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四个维度上都明显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有差异性。青海民院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都表现出差异性,青海医学院的学生在P(精神质)和L(掩饰)两个维度上有差异,青海大学学生在E(内外向)和N(神经质)两个维度上有差异,青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在E(内外向)、P(精神质)和N(神经质)三个维度上有差异。藏族、回族分别与汉族比较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藏族与回族比较也是在四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原地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多民族、低文化及不同的习俗多大学生人格的影响较大。研究其人格特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或改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满目疮痍,大量受灾群众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同时,受灾群众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的波动、免疫能力的下降,以及一些不良的卫生习俗等极易引发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因此,为了保障受  相似文献   
17.
青海农村预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碘盐销售点开展预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每县随机抽取1个干预村和1个对照村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碘盐销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他们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干预期6个月。开展基线和干预后社区居民碘缺乏病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听说过碘缺乏病的比例提高了35.2%(P<0.01),知道缺碘会造成智力损害的比例提高了33.3%(P<0.01),认为碘缺乏病可以预防的比例提高了35.0%(P<0.01),知道经常吃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的比例提高了38.0%(P<0.01);行为方面,主动购买碘盐的比例提高了5.9%(P<0.05),正确使用碘盐的比例提高了16.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是否接受干预是影响KAP水平的主要因素:干预后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的OR值分别为11.51(P<0.01)和1.87(P<0.01)。结论该模式可显著提高居民碘缺乏病KAP水平,适合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通过食盐销售人员开展预防碘缺乏病健康促进的新途径。方法:通过对食盐零售店店主的培训,规范食盐销售渠道,促进食盐销售人员向居民传播预防碘缺乏病知识。结果:与干预前2000年相比,项目县干预后农牧民预防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由33.1%提高到91.6%;主要信息来源食盐销售人员,占74.2%;正规渠道食盐销售量也由69.3%提高到120.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28.3%提高到99.3%。结论:食盐销售人员作为该项日的核心人群,是居民购买碘盐的主要渠道,通过食盐销售人员向居民传播预防碘缺乏病知识,这一渠道是可行的,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其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群众对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评价2005年11月25日-12月24日,在湟源、共和、刚察等六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重点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的效果.方法:在湟源、共和、刚察三县八个乡(镇)随机抽取326户对成年农、牧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群众对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36%;鼠疫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8%,禽流感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2.26%.结论:为期一个月的重点传染病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86.81%的人知道此次为期一个月的重点传染病宣传活动,其中79.81%的人是通过本次传播活动发放的宣传画及折页了解重点传染病的基本预防知识.说明针对农村、牧区长期开展的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活动与突击性的宣传月活动相结合,在提高农牧民群众自我防护能力,普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等方面均有强化传播效果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共43个问题.结果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8.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8%,96.7%的被调查者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但实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却仅为37.2%.结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处于服务行业的窗口位置,其工作性质有很大的感染艾滋病的隐患.开展健康教育,向高危人群传播100%使用安全套的意义,并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