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社会的高速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情绪低落,认知功能障碍及绝望等。重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会产生轻生的想法,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传统的单胺递质及受体理论来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有限,因而进一步探究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寻找新的治疗途径迫在眉睫。研究发现,海马神经元再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E-cervix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宫颈成熟度及预测阴道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生产的87例足月孕妇,根据分娩情况分为顺产组(61例)和剖宫产组(2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应用E-cervix弹性成像技术测量宫颈弹性参数,包括硬度比值(HR)、弹性对比指数(ECI)、宫颈内外口应变值(IOS、EOS)及宫颈内外口应变比值(IOS/EOS);均行Bishop评分,测量其宫颈长度。比较两组律宫缩前后宫颈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宫颈各参数预测阴道分娩的截断值及其效能。结果 两组Bishop评分、HR、IOS、E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长度、ECI、IOS/E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8例孕妇在规律宫缩开始及宫颈扩张之间进行了再次评估,仅顺产组在规律宫缩前后HR、IOS、E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R预测阴道分娩效能最佳,AUC为0.84,截断值为51.94%,优于宫颈长度及Bishop评分。结论 E-cervix弹性成像技术可较为客观、便捷、准确地反映孕晚期宫颈的变化情况,对临床评估宫颈成熟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对纯钛微观结构及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试件不同时间的组均为实验组,不使用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纯钛试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能谱仪(EDS)、电子万能试验机、体式光学显微镜对纯钛试件表面接触角、表面形貌、元素含量、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以及粘接断面的断裂模式等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冷常压等离子处理的各实验组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纯钛表面接触角变小,氧元素含量升高,表面粗糙度与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试件能在不改变其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情况下,增强表面亲水性,提高表面氧元素含量,从而增强纯钛试件与氧化锆陶瓷试件粘接的强度。这为临床上使用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种植体钛基台后,增强钛基台与氧化锆陶瓷牙冠的粘接强度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目的调查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口服抗凝药(OAC)可能存在的顾虑, 探究针对OAC进行科学宣教时需要强化教育的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抗凝门诊接受OAC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进行问卷调查, 评估患者对OAC的顾虑程度。问卷包含10个问题, 患者针对每个问题给出不同的分值代表不同的顾虑程度。0~10分表示顾虑程度从无到非常严重, 其中0~3分被认为有轻度顾虑, 4~7分被认为有中度顾虑, 8~10分被认为有重度顾虑。结果研究共纳入115例患者, 其中男71例(61.7%, 71/115), 年龄(65.9±12.5)岁, CHA2DS2-VASc积分为(2.87±1.80)分。服用华法林56例(48.7%, 56/115)、利伐沙班36例(31.3%, 36/115)、达比加群酯23例(20.0%, 23/115)。根据患者的医保性质将入组患者分为城市组(n=89)和农村组(n=26), 两组患者OAC使用的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相比城市组, 农村组患者更担心服...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25种化疗药物对原代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的敏感性,探究抗乳腺癌药物敏感性的一般规律。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25种化疗药物对原代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各自抑制率(%)。结果: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率超过30%的药物依次为紫杉醇、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替尼泊苷、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卡铂。S期、M期和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乳腺癌平均抑制率分别为(36.2±9.5)%、(29.1±5.6)%和(27.5±8.8)%,差别无显著意义。S期、M期和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中抑制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紫杉醇、氟尿嘧啶和表柔比星。结论:肿瘤药敏的结果佐证了临床联合化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的HPLC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甲醇提取血清中LTG和MHD进样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5nm。结果:LTG在0.8~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MHD在0.56~56.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LTG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8±4.29)%、(98.21±3.14)%、(97.78±2.52)%,MHD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0±4.13)%、(102.30±2.88)%、(99.77±2.2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连晓明  覃舒扬  莫金荣 《海南医学》2013,24(22):3303-3305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恩替卡韦单独用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治疗后8、12、24及48周检测血清HBV-DNA阴转率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各时间点的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T、PTA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可以弥补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较慢的不足,也可弥补拉米夫定长期使用造成病毒耐药的不足,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78.
基础医学实验对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及理解、运用医学相关理论有着重要作用。开放实验室、增设创新型实验内容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学力评价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
针刺可以通过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而有关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效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考虑到在针刺作用机制研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动物麻醉剂的使用,而麻醉药物在发挥其药理效应的同时,亦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因此,在探讨不同针刺效应机制时如何合理使用麻醉剂,尽量减少麻醉剂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回顾针刺对自主神经调节作用以及麻醉剂对自主神经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对于不同麻醉方式以及不同麻醉深浅状态对针刺调节自主神经效应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新思路,以期为针刺调节自主神经研究中麻醉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摘要:目的 探讨5-氨基咪唑-4-羟酰胺核糖核酸甲酰基转移酶(ATI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系 MB23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qPCR法)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 ATIC在 9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干扰技术构建 ATIC低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 MB231并 通过qPCR法和 Westernblot法检测 ATIC的干扰效果;采用 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和 EDU 染色法联合检测细胞增 殖情况;采用 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 ATIC 对上皮间质转化关键蛋白(Ecadherin和 Vimentin)以及增殖相关蛋白 PCNA 表达的影响。结果 ATI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ATIC在 MB231细胞和 T47D细胞中表达较高;sh-ATIC-MB231细胞系构建成功,sh-ATIC 组 ATIC 的蛋白和 mRNA 水平均明显低于sh-NC组;敲低 ATIC表达明显减弱乳腺癌细胞 MB23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ATIC下调导致 E-cadherin 表达水平上调而 Vimentin、PCNA 相对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ATIC可以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缓乳腺癌的 发展,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