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2 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中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评估指标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安全性及治疗一年后患者卒中复发率。结果  ( 1)治疗 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 ,降纤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年后两组卒中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降纤酶组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 2 )用药后降纤酶组与同期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是降解纤维蛋白原安全有效的药物 ,可改善急性期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32.
脑梗死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元网络破坏和胶质细胞脱失,并伴有相应神经功能缺损,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随着干细胞的发现和对其研究的日益深入,应用干细胞治疗卒中展现了诱人的前景。由于临床上使用胚胎干细胞存在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因此成体干细胞成为干细胞研究中较为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到提高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方法本文论述了PBL教学法的概念、PBL教学法的优点以及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校2010级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40人,将全部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0人,对照组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方法为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7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的实践成绩(70.5分)(P<0.05),两组实习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3.2分)与对照组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74.5分)相近,无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实习学生考试成绩,特别是实践成绩。PBL教学法有利于让见习生尽早熟悉临床实践知识,尽快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效果,为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BL教学法值得在临床见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通过重点监测场所和重点人群,实现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方法 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以患者疾病档案为核心的传染病智能信息中枢,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与态势推演核心能力,进行传染病预警信号重要性预测评估。结果 系统覆盖全市1 425家基层医疗机构、18家等级医院、2 580+学校、4 134家药店、4家实验室以及医保购药和民政部门,检测覆盖55种传染病,6大症候群监测信号,自上线以来,主动报卡提醒12.1万次,新增报卡5.4万余例,多源监测3 525.6万次,疾病建档1 444.2万份等。结论 通过扩宽监测内容和渠道范围,实现对传染病早期监测、辅助排查及多模态可视化预警,构建多点触发机制,将监测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35.
疏血通对脑梗塞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在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与对照组。疏血通剂量为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4天。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疏血通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疏血通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36.
补体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补体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脑组织自身可合成补体,脑组织损伤时脑内补体激活,导致一系列损伤。本文就脑内补体的来源、激活、损伤机制及其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高糖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浓度(5.05mmol/L)和高浓度(15mmol/L、30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用MTT法评价内皮细胞活力,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用原位杂交法测定ET-1mRNA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可使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细胞活力降低,ET-1分泌显著上调,并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但ET-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对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作用,ET-1升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大鼠脑梗死早期亚临床发作及胶质谷氨酸转运体-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早期亚临床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监测大鼠脑电活动,检测海马组织中胶质谷氨酸转运体-1(GLT-1)的表达。结果大鼠脑梗死后样放电的发生率为27·4%,亚临床发作组海马CA1区和CA3区GLT-1免疫表达[分别为(344·5±35·0)μm2和(360·4±13·5)μm2]显著低于非亚临床发作组[CA1区和CA3区分别为(447·0±22·8)μm2和(402·3±28·5)μm2],而两组GLT-1在齿状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脑梗死后可出现样放电,并与海马组织中CA1区和CA3区GLT-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9.
40.
余震  胡长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63-3664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最早由美国教授Barrows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后来经过不断完善,PBL逐渐推广到全世界。PBL理论强调把学习设置到真实、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围绕着问题结合小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获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