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利脑心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利脑心胶囊+常规治疗法)与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法),分析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76.4%,χ^2=6.2750,P=0.01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发生率2.9%,对照组20.5%,χ^2=5.1000,P=0.0239。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前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前实验组(22.3±1.3)分,对照组(22.4±2.2)分,t=0.2281,P=0.8202。治疗之后实验组(56.6±2.5)分,对照组(34.5±3.4)分,t=30.5351,P=0.0000。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7.1%,对照组73.5%,χ^2=7.5034,P=0.0061。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期间采用利脑心胶囊,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或软骨系分化。既往多采用外源性给药方法,但其在体内易被代谢,骨诱导时间短,用量大,需反复使用,且成本高。
目的:观察藻酸钙与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10/2006-12在河南省重点分子实验室完成。
材料:F344近交系大鼠12只和Wistar大鼠12只用于提取骨髓基质细胞,另外F344近交系大鼠48只用于制备股骨缺损模型。方法:扩增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hBMP-2及Adv-β gal),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为Adv-hBMP-2转染组、Adv-β gal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腺病毒转染后与藻酸钠复合形成藻酸钙凝珠。建立大鼠股骨干中段连同骨膜截去6mm的缺损模型。F344近交系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8只。缺损处分别植入不同的细胞复合物。同系细胞2组,供体为F344近交系大鼠:第1组Adv-hBMP-和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肌肉注射。第2组Adv-hBMP-2和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同种异体细胞4组,供体为Wistar大鼠:第3组Adv-hBMP-2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第4组Adv-hBMP-2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第5组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应用FK506。第6组Adv-β gal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未用FK506。FK506肌肉注射共3周,前2周每天1次,后1周隔天1次,每次剂量为1mg/kg。
主要观察指标:①转染后9d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情况。②转染后3,6,9,12,15d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定量检测。③转染后21d行Von Kossa染色观察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④植入后2,4,6,8周摄x射线片检查观察各组新生骨痂和骨缺损愈合情况。⑤植入后8周在大鼠原骨缺损区取材,有明显成骨组织切片在低倍下显微照像并计算新生骨在骨缺损区域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结果:Adv—hBMP-2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多数细胞红染呈阳性,Adv—β gal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染色阳性细胞少见。Adv-hBMP-2转染组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Adv—β gal转染组及未转染组(P〈0.05),Adv—β gal转染组与未转染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dv—hBMP-2转染组转染21d后Von Kossa染色显示钙结节形成,其他组未见钙结节。植入后2周起第1,3,4组X射线检查有明显骨痂形成,第1,3组骨痂密度高于第4组。第2,5,6组植入后各时段均无明显骨痂,缺损未愈合。植入后8周,第1,3组组织学检查表明以板层骨为主,第4组以编织骨和类骨质为主,内有炎症细胞浸润;第2,5,6组无明显新骨形成,缺损区内为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表明第1,3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面积百分数大于第4组(P〈0.05)。
结论:Adv—hBMP-2转染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与藻酸钙复合体可用于修复大鼠股骨干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筑牢思想基础;以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为主线,提升业务素质;以和谐军营为目标,加强日常管理;以遂行任务为牵引,提高整体素质,从而加强护理士官队伍全面建设的思路,快速提升了护理士官队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桡神经第二掌背支携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背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桡神经第二掌背支携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和中指中节指背骨外露患者共3例,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3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指端创面均获得覆盖;供区创面顺利愈合;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皮色与受区一致,无溃疡发生.结论 桡神经第二掌背支携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背骨外露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一致等优点.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paring the bone exposure of finger back with a reverse island flap of the second metacarpal dorsal nerve of superficial radial nerve together with fascial pedicle.Methods Three cases with the bone exposure of finger back were repaired with a reverse island flap of the second metacarpal dorsal nerve of superficial radial nerve together with fascial pedicle.Then the survival rate, texture, and colour of the flaps were observed.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3 to 24 months (with the mean of 18 months).The flaps totally survivied in 3 cases, the bone exposure were repaired excellently.The raw surface of donor site were repaired.The flaps possessed good texture and flexibility.The flaps possess good quality and their colour match the recipient site.Conclusions The reverse island flap of the second metacarpal dorsal nerve of superficial radial nerve together with fascial pedicle is alternative to repair the bone exposure of finger back.The operation is easy and safe.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1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3例,年龄59~77岁(平均67岁)(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共314例,其中单膝104例,双膝210例,共524膝,年龄55~79岁,平均65岁;其中男31例,女283例)。其中全层感染1例、脂肪液化6例、血肿3例、愈合延迟(指拆线时间大于14天)3例、浅层裂开3例,给予全身和局部处理。结果 16例均获1~3年(平均1年6个月)随访。感染未复发。膝关节活动度:伸0~5°,屈曲70~110°。超过3个月后均无夜间静息痛,活动时膝关节疼痛均较术前轻,处于可忽略的可接受状态。所有患者均认为疼痛和畸形较术前减轻,对关节外观和功能满意。独立生活能力增强,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要重视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切口并发症高危因素及切口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提高手术技巧,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关节功能良好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9年6月以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观察皮瓣成活率,颜色,质地,感觉。结果本组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皮瓣颜色好,质地正常,3个月后感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于6个月时基本正常。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腓肠神经并筋膜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安全,效果满意,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骨或肌腱外露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骑缝钉,具有冰水中(0℃~5℃)可适度改变形状而常温下恢复原形状的特性,利用其恢复原形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可对骨折块起到加压固定作用,因而在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1、2]。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发展公司生产的骑缝钉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7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73例,其中男50例,女2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5岁,平均47岁;其中横型49例,纵型24例;均为两骨折块,骨折块等大者58例,近似等大者15例。二、手术方法 采用膝前弧形切口,显露髌骨后复位,然后以布巾钳临时固定以便行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