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复杂核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48例成人复杂染色体核型血液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成人复杂核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高龄为主,60岁以上占37.50%.所涉及病例中,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占比最高,为68.75%,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12.50%.染色体异常以长短臂加减(31例),marker染色体(22例),以及平衡移位(21例)多见.结论 成人复杂核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高龄人群占比较高,复杂核型以特定的几种异常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大鼠肝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乙醇灌胃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在第6周末分别取血和肝组织,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骨桥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乙醇联合高脂饮食条件下大鼠血清ALT、AST、TG、TC水平升高(P〈0.05),HDL-C降低(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乙醇联合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明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OP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骨桥蛋白表达增强在大鼠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复杂核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48例成人复杂染色体核型血液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成人复杂核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高龄为主,60岁以上占37.50%。所涉及病例中,髓系恶性血液病患者占比最高,为68.75%,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12.50%。染色体异常以长短臂加减(31例),marker染色体(22例),以及平衡移位(21例)多见。结论 成人复杂核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高龄人群占比较高,复杂核型以特定的几种异常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其对G蛋白-cAM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放免法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i2)、抑制型G蛋白α3(Gαi3)、刺激型G蛋白(Gαs)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MT在10-8~10-5mol.L-1的浓度范围内,72h共培养后,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G蛋白-cAMP信号通路的关系,检测浓度为10-5mol.L-1的MT作用HepG2细胞后0、15、30、45、60、90、120min后Gαi1、Gαi2、Gαi3和Gαs和细胞内cAM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MT作用HepG2细胞30min后可明显下调Gαi1、Gαi2、Gαi3的表达水平,但对Gαs表达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MT处理后cAMP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T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影响G蛋白-cAMP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临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的可靠性。方法我院临床送检标本分别应用HX-21分析仪及传统方法进行药敏试验,两方法对200株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89株(其中25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5株(其中3株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1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1株(其中5株为MRSA)的五类抗菌素耐药符合率进行统计。结果肠杆菌科细菌符合率≥97.36%,非发酵菌属符合率≥95.56%,葡萄球菌属符合率≥95.12%。结论该分析仪可满足对临床细菌耐药监测,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传播,有效控制院感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Endocan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n-docan,转染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观察其在MDCK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对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PCR从pET28-Endocan中扩增出Endocan cDNA全长序列,酶切后导入pcDNA 3.1/myc-his A多克隆位点,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ndocan;瞬时转染MDCK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ndocan和OPN表达。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Endocan已经克隆到pcDNA 3.1/myc-his A中。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成功,Endocan表达量增加,且OPN随其而增加。结论Endocan可促进MDCK表达OPN。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 AFL)的模型,并采用肝脏原位灌流,分离出形态良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库普弗细胞( KCs ),研究其在 AFL 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加一次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AFL模型。造模周期为16 d,于第16天灌胃9 h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血清及KCs。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ALT/AST)、肝匀浆、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TG/TC)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切片HE、油红染色。选取原位灌流的方法分离K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KCs表型及组成的改变。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组织及提取细胞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ALT/AST、TG/TC等反应肝损伤的指标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HE及油红染色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每只小鼠细胞得率约1.5×106~2.0×106个。以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分子F4/80及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双标设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和 CD45双阳性细胞,在模型中肝脏固有CD68+细胞显著降低,并出现大量的浸润单核细胞。 qRT-PCR结果显示,在肝组织及原代KCs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法细胞得率较高, AFL 的发病可能与 KCs 构成、表型改变,与细胞因子升高介导外周单核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胡超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1):58
目的对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提供使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对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挑选可疑菌株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166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普遍降低,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5.54%、84.94%和81.93%。耐药性最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13.86%、11.45%和10.24%。结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应首选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而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由于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