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低剂量氨酚羟考酮片在中度骨转移癌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是否优于弱阿片药物可待因。方法 78例患者按2:1随机接受氨酚羟考酮片或可待因治疗。氨酚羟考酮片起始剂量为1片,口服,每12小时1次。根据疼痛爆发情况可每8小时1次,氨酚羟考酮片每日总量不超过3片。如出现或疑似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异常者停用氨酚羟考酮片。可待因30 mg每12小时1次。根据疼痛爆发情况可每8小时1次。主要观察患者近期(72 h)和远期(2周)的疼痛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疼痛程度用数字化评估量表法(NRS)评估。结果 72 h内单用氨酚羟考酮片NRS降至3分以下:中度疼痛组46/52(88.46%),明显高于可待因组16/26(61.54%)(P=0.006)。远期疗效氨酚羟考酮片有效率为63.46%(33/52),高于可待因组61.54%(16/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等发生率均较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阿片类药物羟考酮可以用于中度疼痛的治疗,低剂量氨酚羟考酮片比弱阿片药物可待因更有效,即使长期应用,安全性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Cyclin E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含紫杉烷化疗的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湖北省肿瘤医院2001~2004年晚期或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6例进行了含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免疫组化检测Cyclin E表达水平.[结果]Cyclin E高表达率为34%(19/56),Cyclin E高表达与紫杉烷化疗有效率无明显联系(χ2=0.1,P=0.8).然而,低表达Cyclin E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9.1个月(95%CI25.7~32.7).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的23.4个月(95%CI19.7~27.2)(Log-Rank=4.1,P=0.04).[结论]在乳腺瘟患者中,Cyclin E不能准确判断紫杉类药物的近期疗效,但Cyclin E高表达可能是提示长期预后差的生物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3.
In the current pandemic of SARS-Cov-2 (formally known as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the cancer treatment is particularly a challenge that must be overcome as soon as possible. Currently, the clinical data on the prevalence of SARS-Cov-2 in cancer patients is very limited, alone with constant evolving situations. To obtain existing evidence, we reviewed a wide range of medical literature and relevant websit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China.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we formulated the interim guideline which was developed by all contributo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fter fully discuss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options on cancer patients, especially the cancer patients recovered from COVID-19 infection. This guideline highlighted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diagnostic model, the assessment between risks and benefits prior to treatment, individualized service for patients’ medical needs, and the acceptability in ethics and patients’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 2020,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垂体瘤患者行单鼻孔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视野恢复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垂体瘤患者48例(96只眼).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视力、视野、眼底荧光造影、垂体MRI、中心视野检查.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视野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进行垂体MRI以及内分泌检查.对于可能影响患者术后视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术前MD值的绝对值、术前视力、症状持续时间等与患者术后视野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MD值的绝对值、肿瘤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术后视野恢复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单鼻孔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垂体瘤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对于术前MD绝对值较低,肿瘤最大直径较小以及年龄较小的患者,术后视野恢复情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5.
76.
虽然曲妥珠单抗可以明显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患者病情最终会出现进展,而HER-2高水平表达患者对曲妥珠单抗初始治疗也不敏感,HER-2阴性患者也没有合适的靶向治疗策略。新的靶向药物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同时根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及GC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轻型、中型、重型组及对照组入院时凝血功能、空腹血糖(FP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对比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PT、aPTT、Fbg、D-D水平,并分析凝血功能指标与GCS评分、FPG及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PT、aPTT、FPG、D-D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而Fbg、PLT随病情加重降低(P0.05),即重度组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PT、aPTT较预后不良组短(P0.05),预后良好组的FPG、DD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PT、aPTT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与FPG、D-D呈正相关(P均0.05),Fbg则与GCS呈正相关(P0.05),与FPG、D-D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与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可将其作为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8.
79.
短暂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短暂地氟醚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行性。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动物不接受任何处理;吸氧组动物接受1 h吸氧预处理( 94%氧) ;地氟醚组动物吸入1 h5 .7%的地氟醚预处理。所有动物均采用右侧颈动脉尼龙线栓塞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1 2 0 min,观察再灌注后2 4 h神经行为学改变及脑梗死容积。结果:直肠温度、p H、PO2 、PCO2 、血压及血糖在预处理期间各组无明显差异。再灌后2 4 h神经行为学评分地氟醚组明显小于吸氧组和对照组( P<0 .0 5 ) ;地氟醚组脑梗死容积明显低于吸氧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梗死容积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短暂地氟醚预处理可通过诱导短暂局灶性脑缺血耐受而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神经刺激与异感两种定位方法对腋路臂丛多点阻滞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异感定位或神经刺激定位对腋路臂丛多点注射阻滞的起效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 .方法 :以神经刺激定位法 (PNS)或诱发异感法 (PAR)定位臂丛神经主支 ,于各点分别注入 8mL 2 0g·L-1利多卡因和 7.5g·L-1布比卡因合剂 ,观察和记录阻滞操作时间 ,阻滞起效时间 ,可行手术时间及总的麻醉时间 .结果 :PNS组各项时间均明显短于PAR组 .PNS组的完全阻滞发生率较PAR组高 (P <0 .0 5 ) ,这与其桡神经与肌皮神经的阻滞成功率高相关 (P <0 .0 5 ) .PAR组的静脉误伤率较高 (P <0 .0 5 ) .结论 :PNS较PAR成功率更高 ,阻滞出现更快 ,特别当手术区包括桡神经及肌皮神经支配区时应选神经刺激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