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55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08篇
  5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热毒清(原名:抗炎6号)是我们自行设计的清热解毒方,由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鱼腥草组成,经加工制成中药静脉注射液。十余年来在临床上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效果良好。在实验研究中曾证明热毒清具有抑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及拮抗大肠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皮肤组织各25例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25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的中下层可见HIF-1α mRNA阳性表达,在25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的全层可见HIF-1α mRNA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的表皮未见HIF-1α mRNA的表达;银屑病、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HIF-1α mRNA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25/2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表皮中表达均增高.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甘露糖暴露对载脂蛋白(Apo)E缺陷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0只6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采用高脂高胆固醇纯化饲料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和甘露糖干预组,每组5只。对照组饲喂普通饮用水,甘露糖干预组饲喂含2%(质量体积分数)甘露糖的饮用水,持续4周。利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浆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分离小鼠血浆脂蛋白并检测Apo和胆固醇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和肠道组织中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甘露糖干预组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P<0.01),同时伴有极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和ApoB100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中ApoA1和ApoA4水平降低。甘露糖干预组小鼠肝脏和肠道中ApoA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调,而ApoA4蛋白表达下调仅见于肠道。结论 甘露糖暴露可影响ApoE基因缺陷小鼠的脂蛋白代谢,加重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94.
<正>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上尿路梗阻的常见原因,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O的金标准~([1])。近20年,腹腔镜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泌尿外科,即使对于施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这类重建手术,技术也日渐成熟,且手术程序基本标准化,便于泌尿外科医师接受并掌握。自2010年7月至今,我科共为12例确诊为UPJO患者施行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中改进了放置双"J"管的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胃幽门螺杆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胃幽门螺杆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刘健波1张业祥1詹群珊1曾真2刘健2许银屏2蒋英2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1消化内科2分子生物技术中心518001SubjectheadingsGastritis/microbiologyStomachulcer/micr...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宜宾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模式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6-2019年宜宾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机构数量、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进行现状调查.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宜宾市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协作,在制度上要求新生儿活产人数大于200人/年的医疗机构均需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并按照统一标准执行,接受考核,无筛查条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黄芩中的化学成分黄芩苷在水提取工艺中降解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HPLC检测不同温度浸泡处理后的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 黄芩药材在20 ℃浸泡时黄芩苷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30 ℃、40 ℃条件下浸泡处理,2~24 h内黄芩苷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结论 在以水为溶媒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时,宜在60 ℃以上条件下浸泡处理,可减少黄芩苷的降解,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光敏剂PpIX在食管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与光动力学效应的关系.方法: KYSE-450、KYSE-70和Het-1A细胞分别用ALA和外源性PpIX以及MitoTrackerGreen处理, 相差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来源的PpIX在细胞内的定位. 利用JC-1-流式细胞方法检测ALA-PDT和PpIX-PDT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改变. 利用电镜观察ALAPDT和PpIX-PDT后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观察PpIX的不同细胞分布形式对线粒体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MTS法测定PDT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由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PpIX荧光主要分布在线粒体, 与MitoTracker Green显示的线粒体荧光分布在相同的区域, 而外源性PpIX荧光信号则弥漫性分布于整个细胞质.KYSE-450、KYSE-70和Het-1A细胞经ALAPDT12 h后, 膜电位受损细胞分别达到22%、52%和33%, 而外源性PpIX-PDT别12 h后线粒体受损细胞率仅分别为15%、14%和18%. 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ALA-PDT后仅1 h一些线粒体即已出现受损状态, 可见线粒体内嵴不明显, 出现空泡和膨胀. 但外源性PpIX-PDT后1h细胞内大部分线粒体仍保持完整结构. ALAPDT的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好于外源性PpIXPDT.结论: 光敏剂的不同亚细胞定位影响了食管癌细胞PDT的功效, PDT造成的线粒体的损伤在肿瘤细胞杀伤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示以线粒体为靶点的光敏剂是未来光敏剂研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胃排空时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真岩波  张淑红  孙晓辉 《临床荟萃》2003,18(20):1149-1150
目的 测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胃排空时间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ESP) ,以探讨这些因素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 2 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食管内压测定应用PCPolygraphHR台式高分辨上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 ,胃排空检测应用TOSHIBA 2 4 0A型B超。结果 病例组血浆胃动素浓度 (2 2 8.6 0± 99.0 2 )ng/L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LESP与血浆胃动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0 .739,P <0 .0 1)。病例组胃排空时间 (114 .79±18.4 5 )min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血浆胃动素浓度与胃排空时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 .5 37,P <0 .0 1)。而胃排空时间与LESP无相关性 (r=0 .0 32 ,P >0 .0 5 )。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血浆胃动素水平降低和胃排空时间延长 ,胃动素降低可降低LESP ,而胃排空时间延长对LESP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0.
蛔虫性胆绞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义太  杨淑真 《临床荟萃》1995,10(4):175-176
胆道蛔虫症是农村常见病,是肠道蛔虫向上窜入胆道,奥狄氏括约肌受刺激发生痉挛,而引起阵发性剧烈的上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现许多药物用于治疗蛔虫性胆绞痛有良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