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多巴胺试验诊断危重烧伤患者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择危重烧伤手术患者36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生〉1min严重低血压时,立即单次静脉推注20mg多巴胺,如动脉收缩压回升或超过基础值维持〉5min,认为多巴胺试验阴性,按照外科低血容量休克处理;若动脉收缩压仍处于低水平,或上升幅度较小以及回升至下降前水平持续时间〈1min,认为多巴胺试验为阳性,按照过敏性休克处理。结果:多巴胺试验诊断烧伤术中过敏性休克的敏感度为92.3%,漏诊率为7.7%,特异性为91.3%,误诊率为8.7%,正确诊断指数为83.6%。结论:多巴胺试验可较准确诊断烧伤术中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兔高代谢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烧伤高代谢期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只。将H组兔制成30%TBSA的Ⅲ度烫伤,1周后单次静脉注射5.1mg/kg丙泊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不同时间点兔血浆丙泊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选择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对两组血浆药物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H组血浆丙泊酚浓度在1~30min各点明显低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C组比较,H组VC、CL、K10增加,T1/2α、T1/2β缩短,AUC、K12、K21等参数降低(P<0.01或P<0.05)。结论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兔高代谢期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较正常兔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缩短,分布容积增大,清除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异丙酚麻醉中α^2-NA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对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F)N20波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按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单纯异丙酚A组:微量泵以10mg/(kg&;#183;h),60mg/(kg&;#183;h)的速度依次各静注45min,停止静注异丙酚直至动物清醒。B组除在输注异丙酚的同时腹腔内注射可乐定0.5mg/kg外,余和A组相同。分别监测麻醉前、中及苏醒期的皮层SEP N2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基础值相比,两组药物对SEF N20波潜伏期均无显著影响;A组对SEF N20波的波幅无影响,B组降低SEP N20波的波幅。结论:异丙酚麻醉下α^2-NA受体激动剂所引起SEF N20波波幅变化可能与镇痛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动物模型休克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烧伤休克期组(S组)和对照组(C组)。将S组兔制成30%体表总面积(TB-SA)的Ⅲ度烫伤,并进行复苏,烫伤6h后单次静脉注射5·1mg/kg丙泊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注药后1、3、10、20、30、45、60、90min兔血浆丙泊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数据,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各组分别有8只兔完成实验数据采集,S组血浆丙泊酚浓度在1min时明显低于C组(P<0·01),而从30min开始直至90min,明显高于C组(P<0·01)。S组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组符合三室开放模型;S组中央室分布容积(VC)、曲线下面积(AUC)增大(P<0·01),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P<0·05),清除率(CL)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在危重烧伤兔模型中休克期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化明显,较正常兔分布半衰期(t1/2α)、t1/2β延长,VC增大,CL降低。  相似文献   
15.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 年龄103岁, 身高约145 cm, 体质量约40 kg, BMI 19 kg/m2。因使用火柴, 不慎引燃衣物, 致面颈、躯干、左上肢、左耳烧伤, 伤后就诊社区医院, 给予静脉补液、抗生素预防感染, 创面外用药物等治疗17 d, 未见明显好转。遂至本院烧伤科就诊, 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