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正颈部包块是颈部疾病的一个常见体征,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颈部的诸多疾病都可以在颈部形成包块。其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是较常见的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利于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1]。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发作性头晕1 d,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笨拙6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安装灯管时突发头  相似文献   
29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4~12月收治的激素敏感型初发PNS患儿5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收集两组儿童临床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中总B细胞及其PD-L1+B淋巴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XCL13,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ility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s PD-L1)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  相似文献   
293.
目的:观察中心孔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对眼前节形态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2/2021-03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200眼,均行ICL V4c植入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12mo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视力(UCVA)、眼压、高阶像差、眼前节形态[前房角(ICA)、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K)]、明视与暗视下对比敏感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6、12mo UCVA、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12mo球差、ICA、ACD、AC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明视状态下,术后6、12mo 3.0、6.0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暗视状态下,术后6、12mo 6.0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手术前后CCT、K、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虽然减小了高度...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探究黄芩素(baicale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7),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4%的DSS创建小鼠UC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自由饮用蒸馏水,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10,20,40 mg·kg-1黄芩素混悬液,阳性药物组给予美沙拉嗪600 mg·kg-1,ig,连续治疗14 d。计算并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中脂多糖(LP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黄芩素可降...  相似文献   
295.
朱李  胡洋  徐旻 《浙江医学》2023,45(15):1654-1656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应用超声持续辅助定位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 2022年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初次行PCNL的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 (术中应用超声持续辅助定位肾脏碎石)30例和对照组(术中未应用超声持续辅助定位肾脏碎石)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二期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单通道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二次手术,对照组有3例患者肾盏内结石遗漏而行二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二期手术比例、术后造瘘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围术期未发生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返院复查泌尿系CT,均未见明显结石遗漏。结论PCNL术中应用超声持续辅助定位肾结石效果明显,有助于防止术中结石遗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96.
专业的健康传播者对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康科普专家作为专业传播者,是健康传播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受众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改变。《健康中国行动(2020—2030年)》要求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向公众推荐精准、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是全国首支成立的健康科普专业队伍,成员由政府任命并颁发“北京健康科普专家”聘书,是北京市开展健康科普传播的主要技术力量。本文以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为例,对其管理与建设模式从实践角度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7.
胡洋  楼叶琳  祝舒旭  胡亮  周一波 《浙江医学》2023,45(15):1650-1653,165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联合超声断层显像(TUI)技术诊断女性尿道憩室(UD)的效果。方法2020 年7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女性UD患者9例,均行膀胱软镜检查和经阴道UD切除术。术前使用腔内三维容积探头行经会阴二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利用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联合TUI技术观察尿道及尿道周围组织,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9例UD边界清晰;单发憩室8例,多发憩室1例;憩室大小1.1~5.8(3.6±1.5)cm;囊壁厚0.2~0.5(0.3±0.1)cm;6例无血流显示,3例囊壁或分隔有少量血流信号;6例憩室形状为环形,2例为马鞍形,1例为类圆形;2例憩室内伴强回声结石,7例无强回声结石;6例憩室呈囊性无回声,2例呈絮状弱回声,1例呈完全强回声;6例憩室内多发分隔,3例内无分隔;复杂性UD6例,单纯性UD3例;9例憩室均未见实性肿瘤。三维超声TUI模式下显示,9例患者UD颈部与尿道之间均可见尿道内括约肌的缺损处呈“裂隙征”;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模式下显示,A平面UD颈部与尿道外口距离1.5~3.0(2.1±0.4)cm,8例为单发的尿道括约肌缺损,1例为多发的尿道括约肌缺损。8例患者顺利完成经阴道UD切除术,1例患者行膀胱软镜检查;术中或膀胱软镜检查显示UD位置、开口、大小、形状、内部结构与三维超声表现相符。术后复查三维超声,未见明显憩室及开口。结论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联合TUI技术有助于UD的准确诊断与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98.
目的 探讨芍药苷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UC小鼠模型,5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MPK抑制剂组(20 mg·kg-1)、芍药苷(50 mg·kg-1)+抑制剂(20 mg·kg-1)组、芍药苷高剂量组(50 mg·kg-1)、中剂量组(25 mg·kg-1)、低剂量组(12.5 mg·kg-1)药物干预7 d后,通过比较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AI)变化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判断芍药苷对UC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结肠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AMPK、mTOR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p-AMPK、p-mTO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AMPK、mTOR、Beclin1、LC3和p6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DAI评分升高、结肠出现严重的病理学损伤,炎症因子TNF-α、IL-6在血清中含量上升(P<0.01),LC3和p-AMPK/AMPK在结肠组织中蛋白水平下调,p-mTOR/mTOR蛋白水平上调(P<0.01);AMPK、LC3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mTOR、p62的mRNA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和芍药苷+抑制剂组比较,经芍药苷治疗后小鼠体质量上升、DAI评分降低、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炎症因子TNF-α、IL-6在血清中含量下降(P<0.05),LC3和p-AMPK/AMPK在结肠组织中蛋白水平上调,p-mTOR/mTOR蛋白水平下调(P<0.01),AMPK、Beclin1、LC3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mTOR、p62的mRNA表达下调(P<0.01),抑制剂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各项指标趋势与芍药苷高剂量组完全相反。结论 芍药苷可通过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减轻UC小鼠的炎症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9.
目的 评价黄厚止泻滴丸治疗湿热证急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共纳入465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351例,对照组114例。试验组给予黄厚止泻滴丸12丸与对照药物模拟剂6 g,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试验药物模拟剂12丸及香连丸6 g,每日2次。疗程均为3 d。评价治疗3 d后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大便常规复常率以及治疗前后腹泻频率、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试验组的临床痊愈率(68.09%)显著优于对照组(55.26%)(P <0.05);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痊愈率(65.43%)明显优于对照组(53.98%)(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次数差值与对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的大便常规复常率无统计学意义;在泻下不爽和恶心的症状评分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余中医证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厚止泻滴丸对湿热证急性腹泻疗效显著,在减少腹泻次数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了解微信小程序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为新媒体健康科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2年9—10月进入微信小程序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对注册人数增长情况、完成答题参与者特征、健康公约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共有909 671人完成小程序注册,工作日每日新增注册人数平均为(29 285.26±12 499.62)人,明显高于周末(7924.07±6860.81)人。完成微信小程序答题者为483 841人,平均年龄(40.92±13.16)岁,大专/本科文化程度270 666人(55.94%)。健康公约各主题的总体正确率为56.26%,不同主题之间的正确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01 757.44,P<0.001)。完成答题者的总体达标率为53.29%。与男性相比,女性答题者的达标率较高(OR=1.273,CI:1.258~1.289,P<0.001);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相比,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达标率较高(OR=2.535,CI:2.462~2.610,P<0.001)。结论 微信小程序在人群中的传播符合创新扩散理论,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