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64篇
  免费   3642篇
  国内免费   2016篇
耳鼻咽喉   1006篇
儿科学   1224篇
妇产科学   563篇
基础医学   3607篇
口腔科学   1143篇
临床医学   16114篇
内科学   8510篇
皮肤病学   905篇
神经病学   2701篇
特种医学   58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4篇
外科学   6317篇
综合类   41903篇
预防医学   15232篇
眼科学   1413篇
药学   15209篇
  70篇
中国医学   9593篇
肿瘤学   4162篇
  2024年   365篇
  2023年   893篇
  2022年   1081篇
  2021年   1334篇
  2020年   1045篇
  2019年   1139篇
  2018年   1575篇
  2017年   1352篇
  2016年   1351篇
  2015年   1290篇
  2014年   18356篇
  2013年   2492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024篇
  2010年   1764篇
  2009年   1656篇
  2008年   1383篇
  2007年   1601篇
  2006年   1489篇
  2005年   1521篇
  2004年   1340篇
  2003年   5734篇
  2002年   24551篇
  2001年   27983篇
  2000年   5393篇
  1999年   3714篇
  1998年   3055篇
  1997年   2801篇
  1996年   2303篇
  1995年   2448篇
  1994年   1749篇
  1993年   1911篇
  1992年   1417篇
  1991年   1120篇
  1990年   1301篇
  1989年   1040篇
  1988年   360篇
  1987年   292篇
  1986年   275篇
  1985年   256篇
  1984年   198篇
  1983年   183篇
  1982年   134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53篇
  1978年   23篇
  1964年   24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认知干预联合奥施康定控制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80 例采用奥施康定治疗的癌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癌痛管理的基础上配合认知干预。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使用奥施康定的顾虑、服用奥施康定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癌痛控制效果、使用奥施康定没有顾虑的患者百分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人数百分比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能使癌痛患者对使用奥施康定的顾虑降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药物对癌痛的控制效果,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TS、TP 及DPD 表达与替吉奥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要求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P、TS、DPD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血清中TS 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高表达者(77.78% vs. 28.57%,P<0.05),TP 高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低表达者(66.67% vs. 25%,P<0.05),DPD 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高于高表达者(62.5% vs. 21.43%,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血清TS、TP、DPD 表达水平与SOX 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TS、DPD 阴性及TP 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SOX 方案化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王玉林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玉林教授门诊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医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所用处方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常用药对、高频药物、核心组合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王玉林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患者124例,274诊次,32个症状,共用中药203味,总使用频次为2 540次,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有81味,前6位为天麻、牡蛎、龙骨、茯苓、钩藤、桑叶;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归肝肾经,分析出核心组合10个。结论:王玉林教授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要归肝肾经,中医症状以头晕为主。处方中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药、钩藤、黄芩、牛膝、杜仲的新方组合是王玉林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嗳气"等范畴,病因多样,但病机关键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阻滞,运化无力,容易引发饮食积滞,临床上使用理气消导法治疗脾胃气机失调,饮食积滞内生引起的慢性胃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在肌肉骨骼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肌肉骨骼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GU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肌肉骨骼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下肢正压支撑跑台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下,人员的关系特征将逐渐得到重视。社会网络分析是深入研究人员关系特征的重要工具。在从范式、方法和理论三个方面对社会网络分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发现社会网络分析在国外卫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较为丰富,而在国内的研究较为缺乏,且仅局限于知识管理层面。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我国老年营养不良的疾病经济负担现状,提出相关健康干预重点和方向。方法:界定老年营养不良相关疾病的范围,结合卫生费用核算与疾病负担核算方法开展核算。结果:2012年老年营养不良疾病经济负担为841.4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占76%,间接经济负担占24%。按疾病构成,营养不足经济负担为677.37亿元,营养过剩经济负担为164.07亿元。结论: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经济负担较为严重,主要为直接经济负担;不同疾病因营养不良带来的经济负担差异大,部分疾病需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 30)、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10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I 30、PD-L1表达情况。随访24个月,记录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高表达率[分别为70.87%(73/103)、68.93%(71/103)]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分别为19.42%(20/103)、21.36%(22/103);P<0.001]。胶质瘤组织IFI 30表达水平与PD-L1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3,P<0.05)。随访24个月,生存75例,死亡2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PD-L1高表达是增加病人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4.52%)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5.56%)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2.25%、89.45%;P<0.05)。PD-L1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1.78%)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0.14%)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8.52%、79.86%;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