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身热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体外对淋巴细胞进行不同温度的加温,测定NK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发现体外加温42-43℃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而不高于42℃则可不同程度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同时合适温度的全身热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两次给药后不同采样时间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变化,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方法的应用性。方法:NIH小鼠两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40mg/kg BW(两次给药间隔24h),于第二次给药后6、12、18、24、30、36、48h和72h采外周血-85℃甲醇固定、PI和CD71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每个样本分析10000个网织细胞,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Giemsa染色显微镜检测,每个样本分析1000个网织红细胞。结果:两次CP给药后6h即可观察到网织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分别在两次给药后24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与外周血涂片显微镜检测敏感性相同,两者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省时、省力等优势。结论:在检测化合物遗传毒性方面,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脊柱转移瘤是脊柱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较为困难。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由法国Deramond首先应用于治疗疼痛性脊椎血管瘤,并取得很好的止痛效果,随后逐渐推广应用于骨质疏松或恶性肿瘤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PVP对脊柱溶骨性肿瘤能起到立即止痛、增加脊椎强度和稳定性、预防病椎塌陷、改善患者活动状况、杀灭局部肿瘤细胞等作用。  相似文献   
24.
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小结手术16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电子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小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收治的167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经电子喉镜下摘除手术围手术期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治愈160例(占95.81%),好转7例(占4.19%),效果良好。结论电子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面疗效肯定,并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创伤少、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微创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矢状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微创入路Maverick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35例.术前MR检查评估小关节和椎旁肌退变程度;术前和随访时均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及包括双侧股骨头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假体位置和活动度、矢状平衡参数.结果 术后随访2~5年,平均3.5年.一个间隙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出血平均170 ml.输尿管损伤1例,术中修补后效果好,交感神经损伤5例,术后神经根性痛4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保守治疗后均好转.末次随访时Oswestry 评分由术前平均46.6%+12.0%降至23.2%±19.0%;腰痛和腿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平均7.6±2.3和3.6±3.0降至2.7±2.5和1.9+2.5.末次随访时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平均7.5°±5.2°,节段性前凸较术前增加,但相邻节段前凸代偿性减少,腰椎前凸轻度增大,维持矢状平衡.L4-5 椎间盘置换同时行L5S1前路融合者L4,5前凸增大不明显;L5S1椎间盘置换者骨盆指数平均降低1.7°;骶骨上终板倾角<35°者末次随访时平均增大2.1°,>45°者平均减少3.8°.结论 内镜辅助微创人路Maverick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保留椎间活动度,恢复和保持脊柱矢状平衡,间盘置换节段一般前凸增加,但受相邻节段融合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使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方法 应用LISS治疗45例46侧胫骨近端骨折,男35例,女10例;年龄22~73岁,平均45岁;左28侧,右18侧.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32例,重物砸伤8例.46侧骨折根据AO分类,41A2型4侧、41A3型12侧、41C1型5侧、41C2型19侧、41C3型6侧.9例患者伴有同侧胫骨干骨折,42A3型1例、42B2型4例、42B3型3例、42C3型1例.闭合骨折41侧;开放骨折5侧,根据Gustilo和Anderson分类,Ⅰ型2侧、Ⅱ型3侧.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平均1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经额外植骨,无深部感染发生.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膝关节届曲平均112°,伸直平均-1°.并发症发生率为41.6%,4例(9%)骨折对位不良,1例断端向前成角15°、2例向内成角10°、1例外旋15°畸形.2例(4.3%)骨折术后复位丢失,胫骨平台内翻、塌陷.6侧肢体(13%)出现胫骨近端钢板刺激症状,其中有2侧出现迟发的皮肤软组织全层裂开,行局部胫前肌肌皮瓣转移,伤口愈合.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损伤各1例(4.3%),经复查症状改善.9例患者在骨折愈合后行钢板取出,有5例(11%)共5枚螺钉出现"冷焊接现象"(cold-welding)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结论 LISS是一种固定胫骨近端骨折有效且可靠的方法.使用过程中需要术者具备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某些并发症的出现与器械自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和分析近3年中国骨科国际论文的发展现状,分布情况和主要特点。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网站检索近3年SCI收录的中国骨科论文,根据论文数,按照科研机构和来源期刊进行排序;通过引用频次排序,获取引用数高的论文,并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分别有1238篇,1264篇和1225篇来自中国的骨科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上海交通大学(n=75)和Eur Spine J(n=114)为发表中国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和杂志。纳入的143篇高引论文中,发表最多的研究类型为临床论著(n=70)和系统综述/meta分析(n=50)。高引临床论著涉及最多的主题为"膝",高引系统综述/meta分析最多主题为"脊柱"。结论:2015—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和Eur Spine J发表最多中国骨科SCI论文;高引论文中,涉及最多的主题为"脊柱"和"膝",论文类型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临床论著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8.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有文献报道,我国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但目前国内对DVT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而且没有相应的防治方案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6~74岁,平均65岁.均为双侧椎管狭窄合并椎问盘突出,有间歇性跛行和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双下肢症状以一侧为重.在症状严重侧行棘突旁2 cm纵切口,在可动式椎间盘镜下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通道减压、突出髓核摘除;在棘突和椎板腹侧分别向上、下方用棉片压低保护硬膜囊,潜行咬除棘突基底部,在棘突基底、椎板腹侧与硬膜囊背侧之间形成工作空间,经此空间潜行咬除对侧椎板下缘和增厚的黄韧带,直至显露松解对侧神经根起始部.结果 术中无神经损伤发生,无中途转开放手术病例.发生硬膜囊撕裂2例,用棉片将其压低后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0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50~350ml,平均150ml.术后CT示减压充分,中央椎管和对侧椎管扩大,对侧椎板、关节突和椎旁肌等结构保留完好.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标准,优21例,良11例.结论 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操作简便,能保留对侧结构,达到双侧减压目的 ,早期随访结果优良.对双侧严重骨性狭窄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拟构建双顺反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真核表达载体,为其在真核细胞体内外示踪定位打下基础.方法 以重组质粒pcDNA3.1/CT-hBMP2为模板,结合已设计好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BMP2片段,将其分别与克隆载体pTA2-T-easy和真核表达载体pSELECT-GFPzeo-MCS连接,转化入感受态DH5α细胞中,通过筛选得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pSELECT-GFPzeo-hBMP2,并进行测序鉴定.将质粒转染CHO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BMP2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BMP2mRNA表达.结果 琼脂糖电泳显示PCR产物为一条长约1216 bp的带,重组表达载体pSELECT-GFP zeo-hBMP2经双酶切可得到约1216 bp的片段,测序证实与Genebank中hBMP2序列完全相符,重组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48~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证实转染成功,经RT-PCR证实CHO细胞中存在BMP2基因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证实载体中CHO细胞表达BMP2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为分泌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7×103左右.结论 成功构建可体内外示踪增强含双顺反子绿色荧光蛋白人BMP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