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在4个区县对142名新生儿的脐血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为1.41%,明显低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5.80,P0.05);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平均滴度为0.3750和0.3537,其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分别为48.59%和52.11%,明显高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25.29,P0.05;χ2=63.49,P0.05)。结论该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水平达不到有效的保护,应重视新生儿父母、与年龄较小儿童接触和其他适合接种白破疫苗的成人的免疫接种,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此类疾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22.
核因子κ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核因子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多向性转录因子,调控着一系列有关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和细胞生长、发育等细胞基因的表达,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调节和控制核因子κB的活性是一个理想治疗靶向,将通过多重环节起效,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乳磨牙龋病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35例共383个磨牙龋病,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充填治疗1年后的疗效。结果观察1年复查135例共383个乳磨牙,成功342个牙,成功率为89.2%,其中面洞238个,成功219个,成功率为92.0%;邻颌面洞145个,成功123个,成功率84.8%。结论 ART符合现代预防基本观点,通过最少的洞型预备,保留更多完好牙体组织。ART所采用的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中含有氟化物,在口腔环境中不断释放氟离子,能有效阻止继发龋发生,因此兼有治疗和预防效果。ART技术快捷方便,无痛苦,易被儿童接受,尤适合于有牙科畏惧症的儿童。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金牛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及相关的人口资料进行病例分布分析.结果 2004 - 2010年金牛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共439例,各年均以散发病例为主,4~6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1发病比例逐年上升,病例集中于8月~6岁组,占48.06% (211/439),但逐年呈现低龄及大龄病例数增加现象,2008年≤8月龄病例占当年的16.00%,≥14岁的病例占36.00%.439例病例中仅99例有确切免疫史,其中98例为本地人口.发病率由2004年的2.17/10万上升至2007年的12.59/10万,经过2008年强化免疫后,2010年已降至0.21/10万.结论 2004-2010年成都市金牛区麻疹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运用麻疹疫苗控制麻疹发病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灯盏细辛和硝酸甘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及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内皮素 (ET)水平变化。结果 ①用药 2周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3 %和 72 7%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显效率分别为 43 3 %和 16 3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②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 0 %和 5 0 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显效率分别为 3 0 0 %和 1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③观察组CEC数量和ET水平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CEC数量和ET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可降低UA患者的内皮损伤 ,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对UA有明显疗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6.
QT离散度 (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的一个指标 [1 ] 。冠心病由于心肌局部缺血损伤可引起局部心肌电生理特性 (如有效不应期 )、传导速度等改变致 QTd显著增加 ,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因此 ,QTd对判定心肌缺血程度 ,预测危险心律失常事件有重要价值。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可改善心肌的缺血程度 ,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 QTd。为此 ,笔者观察 PTCA及支架置入对术后 QTd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行 PTCA及支架置入术病人共 6 0例 ,男性 46例 ,女性 14例。年龄 6 4.2…  相似文献   
27.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2019年收录的抑郁症相关机制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采用软件NoteExpress、SPSS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增幅较大,中医药研究机构在该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热点的研究方向为抑郁症的病因机制、治疗、共病等,动物模型研究值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42个软斑块进行超声造影二维成像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根据图像中斑块内造影剂的分布、形态等特点将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分为4级:Ⅰ级,斑块内无增强;Ⅱ级,斑块内呈星点状增强或仅局部小范围增强;Ⅲ级,斑块内呈点状和短条状增强;Ⅳ级,斑块内呈条状和网络状增强.结果 超声造影二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2个(占4.8%),Ⅱ级15个(占35.7%),Ⅲ级22个(占52.4%),Ⅳ级3个(占7.1%);超声造影三维成像模式下42个软斑块中,Ⅰ级0个,Ⅱ级4个(占9.5%),Ⅲ级20个(占47.6%),Ⅳ级18个(占42.9%).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颈动脉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斑块立体解剖结构及整体微血管灌注情况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构建表达大鼠核因子κB(NF- κB ,p6 5 )反义RNA的重组腺病毒,并测定受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NF -κB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的VSMCs中提取总RNA ,经RT PCR方法获得含全部编码序列的NF κB (p6 5 )cDNA片段(16 5 3bp) ,用TA克隆技术插入pMD18 T载体,构建pMD18 T/16 5 3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以该质粒为模板,经PCR获得NF κB(p6 5 ) 3’端2 6 9bp片段,逆向插入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并置于CMV启动子下。由此构建的pcDNA3.1( ) /2 6 9质粒含有NF κB(p6 5 )的2 6 9bp反义RNA完整表达框。随后将该表达框克隆到入门载体pENTR4 ,构建重组质粒pENTR4 /CMV/2 6 9。使用同源重组方式在体外将该表达框重组到腺病毒载体pAd/PL DEST ,最终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2 6 9。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 93细胞后产生的重组腺病毒颗粒用于VSMCs的感染。WesternBlot测定感染前后VSMCs中NF- κB(p6 5 )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构建的pMD18 T/16 5 3重组质粒经过序列测定,证实其包含大鼠NF κB(p6 5 )基因的16 5 3bp片断;pcDNA3.1( ) /2 6 9、pENTR4 /CMV/2 6 9、pAd/CMV/2 6 9等重组质粒经内切酶消化或PCR等方法鉴定无误;线性化的pAd/C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