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28例胰腺癌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对胰腺癌的误诊,对我院1998—2000年收治误诊的28例病人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误诊为消化性溃疡6例,12指肠球炎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糜烂2例,幽门梗阻2例,胆系感染、胆石症7例,黄疸型肝炎2例,消化不良2例,原发性肝癌l例,慢性胰腺炎l例,糖尿病l例,腰肌劳损l例。经我院CT、B超诊断25例,ERCP诊断2例,完全依赖手术确诊l例。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要高度警惕,联合螺旋CT、B超检查结合临床,诊断率可达89.3%。必要时行MRI、ERCP、超声内镜检查并注意肿瘤相关指标,从而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年间 92例胸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30d内死亡 12例 ,手术死亡率 13.0 4%。手术死亡与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 ,术前动脉瘤破裂 ,术中停循环 ,术后心律紊乱、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关(P <0 .0 5~ 0 .0 1)。结论 :外科手术是胸主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恰当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将有利于提高胸主动脉瘤外科手术的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3.
HSP70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细胞中HSP70的表达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12例(A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12例(B组)。两组病人于阻断主动脉前、阻断主动脉后20 min及开放主动脉后20 min,取右房心肌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的含量及化学比色法检测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心肌细胞中HSP70的含量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B组HSP70的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手术过程中B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细胞中HSP70呈低水平表达与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74.
三尖瓣低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理想的外科治疗尚未确定。最近我院为一例三尖瓣低位畸形进行了三尖瓣瓣膜置换,获得成功。病历摘要王××,女,23岁。从小发绀。17岁起有阵发性眩晕,下肢浮肿,劳动后气促及心悸,近一年加剧。检查:发育尚好,咀唇发绀,颈静脉充盈。心向双侧扩大,心尖搏动不清楚,心音微弱,呈三音心律,无杂音。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及右室肥大劳累。x线检查:心向双侧扩大,以左侧为主,心蒂较短,左上心缘可见一强烈搏动区。右心导管及右房选择性造影发现右房特大,三尖瓣向下移位,形成房化的右室及功能的  相似文献   
175.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TAPVC)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我科自 198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3月共对 11例TAPVC患者施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 5~ 2 8(11 6± 6 2 )岁 ,体重 8~ 5 5 (2 1 2± 6 8)kg。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合 1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 ,活动后气促、心悸 ,8例有紫绀。体格检查胸骨左缘 2、3肋间Ⅱ -Ⅲ /Ⅵ级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 ,6例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显示肺血增多 ,右房右室增大 ,7…  相似文献   
176.
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下心内直视手术能有效保持心肌持续供血供氧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认为具有明显优于传统的低温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不仅是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浓度升高程度亦与细胞受损程度成正比[1] ,而且与心肌保护有关[2 ]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及阻断主动脉低温体外循环两种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探讨不阻断主动脉低温室颤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1 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 4~ 6月我…  相似文献   
177.
患儿,男,3岁,16kg。因生后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入院。查体:生长发育尚可,口唇无发绀。心界稍大,心率9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P2稍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大。X线:肺血增多,右心房、室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右心房、室增大,房间隔下段回声中断22mm,二尖瓣前叶中部回声中断,心房水平见左向右五彩穿隔血流束。  相似文献   
178.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脑和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学特性,并鉴定这两种来源的NSCs的分子表达差异。方法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对脑和脊髓来源的NSCs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在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脑和脊髓两种来源的NSCs的基础上,抽提细胞总RNA并纯化、定量,以^32P逆转录标记合成cDNA探针。Altas^TM cDNA Expression Array(Clontech Co)与探针杂交、洗膜后在磷屏上曝光并扫描成像,以Arrayvision 5.1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cDNA阵列膜上覆盖的1176个基因中,绝大部分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但也有14个基因在两种来源的NSCs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8个在脑来源的NSCs中表达较高,6个在脊髓来源的NSCs中表达较显著。在两种来源的NSCs都明显表达的基因中,许多分子如P-选择素(P-selectin)、钙黏素(cadherin)、乙酰胆碱受体α、cyclins、某些转录因子和原癌基因等可能在NSCs的自我更新(增殖)、神经球形成和保持不分化状态中起重要作用。结论两种来源的NSCs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5例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心脏彩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82例,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4.9%(5/102)。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1例,肺高压危象2例。所有存活患者肺动脉高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因而导致术中发生灌注肺。因此,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以避免灌注肺的产生。同时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高压出现早、进展快,易发展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甚至丧失手术机会。所以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总结并分析格林(Glenn)分流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资料,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提供基础。方法50例CHD患者,其中采用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30例,采用单向Glenn分流术治疗20例。结果术后患者的紫绀均明显减轻,平均末梢血氧饱和度从术前的67.5%提高到术后的89.7%。早期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8%。随访2月~2年,随访率为80%,效果满意。结论Glenn分流术对复杂的或难以一期根治的CHD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