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1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5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针刺组接受针刺头穴顶颞前斜线、内关、极泉、三阴交、委中等穴位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治疗1次,5d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及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针刺组FMA、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体针可明显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2.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患者群体普遍存在着的躯体功能、心理以及社会等众多方面的医疗需求,因此急需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为这类特殊人群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综合老年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主要内容包括全面的医疗评估、躯体功能评估、认知和情感评估以及社会及环境因素评估等4个方面,是中国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中外多项研究已经证实CGA评分可作为接受免疫化疗的老年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用于预测老年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结局。建议在中国老年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免化疗前进行推广和实行CGA,以利于为中国60岁以上B细胞淋巴瘤患者制定精准治疗策略和个体化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肺腺癌相关MicroRNAs 在正常人群及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9 例肺腺癌及40 例正常体检人群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miR-498、miR-21、miR-137、miR-206、miR-138、miR-32 及miR-125b 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两组之间miRNA 的表达差异以及单个血清miRNA 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多个miRNAs 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相比正常体检人群,肺腺癌患者血清中miR-498、miR-21 和miR-137 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iR-206、miR-138、miR-32 及miR-125b 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498 的AUC 为0.73(95%CI,0.63~ 0.81),miR-21 的AUC 为0.83(95%CI,0.74 ~ 0.90),miR-137 的AUC 为0.74(95%CI,0.64 ~ 0.82)。miR-498、miR-21 联合miR-137 在肺腺癌诊断中AUC 值为0.93(95%CI,0.85 ~ 0.97),3 者联合优于单个miRNA 任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R-498、miR-21 和miR-137 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升高,血清中miR-498、miR-21 和miR-137 在肺腺癌的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新西兰兔股四头肌经重物外力损伤后,在肌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炎症因子IL-6、PGE2、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超生影像学和组织学的改变,探讨按摩促进肌肉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重(2.0±0.5)k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4)、按摩前对照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6)和按摩组(D组,n=16)。A组实验动物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B、C、D组实验动物用自制打击器制备兔右后肢股四头肌损伤模型。D组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按摩〔5〕,C组不予按摩。C、D组于伤后7、11、15及19 d各取4只实验动物取股四头肌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各组血清中IL-6、PGE2、CRP的含量,同时测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HE染色及微泡超声影像技术检测观察制模后7、15 d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按摩干预后,按摩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PGE2、IL-6、CRP含量下降显著(P<0.01),全血黏度与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超声微泡造影显示,D组较C组损伤部位较轻,血供较丰富,坏死区明显减轻,且血管恢复较快。结论按摩能通过调节IL-6、PGE2、CRP炎症因子含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流状态,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修复受损肌组织。 相似文献
95.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经验。方法产科医护人员与儿科医生共同配合,运用规范化的新法复苏技术,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抢救13例重度窒息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重度窒息儿经积极抢救,1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其中10例预后良好。结论各临床科室通力协作,迅速、有效的抢救配合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97.
陡脉冲对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性电击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作者研制的陡脉冲治疗装置 ,以人卵巢腺癌SKOV3细胞为实验研究对象 ,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实时观察细胞形态在陡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动态变化过程 ,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表面的变化情况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研究发现 ,陡脉冲作用后的细胞发生明显肿胀 ,细胞核固缩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出细胞膜出现孔洞并发生破裂 ,细胞质外喷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核肿胀 ,核膜不完整 ,胞质内细胞器结构模糊 ,微绒毛肿胀 ,胞浆、线粒体肿胀、空泡化 ,细胞膜多处断裂。这表明陡脉冲能使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电击穿并导致其死亡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估阿瑞匹坦联合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预防化疗诱发恶心和呕吐(CI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前瞻性非随机、自身对照的单中心研究,入组43例接受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化疗前使用阿瑞匹坦(125mg第1天,80 mg第2~3天)联合昂丹司琼(16 mg第1~3天)和地塞米松(10 mg第1~3天)进行预防止吐治疗(阿瑞匹坦组).同一患者使用相同剂量的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自身对照组)作自身前后对照.主要研究终点为化疗后120 h内完全有效率(没有呕吐和没有使用解救治疗患者比例).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通用毒性标准(NCI-CTC 4.0)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阿瑞匹坦组总体完全有效率为72.1% (31/43),优于自身对照组51.2%(22/43,x2 =3.98,P<0.05).对于急性期呕吐(化疗后<24h),阿瑞匹坦组完全有效率为83.7% (36/43),对照组为74.4%(32/43,x2=1.12,P>0.05).对于延迟期呕吐,两组完全有效率分别为76.7%(33/43)和55.8%(24/43,x2 =4.21,P<0.05).两种止吐方案毒性和不良事件相似.结论 阿瑞匹坦联合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能够有效预防中、高度致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
我科于1973~1996年采用我院研制的丹鹿Ⅰ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随机抽出120例病例进行总结,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35例,女85例,年龄30~70岁.病程3个月至20年。以颈椎正、例位X线片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推动脉型颈椎病51例;神经根型27例;混合型42例。2治疗方法2.1选穴:双侧风池及颈夹脊穴。2.2药物:丹鹿Ⅰ号注射液,主要由丹参、鹿含草、川穹、白芷、姜活、独活、桂枝等为主的中药提取灭菌制剂。2.3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用20ml注射器.8号注射针头,抽取丹鹿Ⅰ号注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面部走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面部走罐治疗。观察比较2组面神经分级2.0评分(FNGS 2.0)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结束后,FNGS 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FNGS2.0评分在3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面部走罐配合针刺可加快周围性面瘫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