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郑松柏  唐曦  尹曙明  顾廷  曹秀英  徐飙 《上海医学》2005,28(12):1014-1017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罹患率、危险因素、潜伏期、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普通病区及老年病区1234例抗生素应用者,自抗生素应用之日起,进行为期30 d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结果抗生素应用者的AAD罹患率为24.00%(296/1234例);老年病区为29.46%,明显高于普通病区的17.30%(P<0.01);老年患者为27.97%,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的11.03%(P<0.01)。AAD主要危险因素是广谱抗生素、高龄和危重症。AAD的潜伏期为0.5~28.0 d,平均为(8.49±5.36)d(中位数7.0 d),中青年患者平均为(10.25±5.19)d(中位数8.5 d),明显长于老年患者的(8.28±5.34)d(中位数7.0 d,P<0.05)。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重症病例较少见,均为老年病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96例AAD患者经停用或换用抗生素,应用微生态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等处理,痊愈178例(60.14%),好转72例(24.32%),无效40例(13.51%),死亡6例(2.03%)。结论AAD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治疗的并发症,在老年病区和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经适当处理预后良好;重症病例较少见,但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2.
7例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个案报道[1]。由于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发病少,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故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现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例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新生儿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经验。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的乳腺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CAF)能量代谢重塑(energymetabolismreprogramming,EMR)细胞模型,为其后续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成对的永生化的乳腺癌癌旁组织来源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fibroblasts,NF)和CAF为处理对象,根据[O2]不同,NF和CAF细胞各分为常氧处理组和低氧处理组。不同氧浓度分别处理NF和CAF细胞0、1、3、6、12h和24h。葡萄糖消耗实验和乳酸生成实验检测细胞糖酵解水平;线粒体活性检测实验评估细胞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OP)活性;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包括单羧酸转运子4(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4,MCT4)、细胞色素氧化酶Ⅳ亚基(cytochromeoxidaseⅣsubunit,COXⅣ)和低氧诱导因子1α亚基(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subunit,HIF1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低氧与CAF细胞EMR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1%[O2]作用24h为最佳低氧处理条件。与NF常氧组相比,低氧处理(1%[O2]作用24h)使CAF葡萄糖吸收和乳酸产生能力分别增强2倍和3.1倍,明显抑制其氧化磷酸化活性,使CAF细胞中MCT4和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上升3.1倍和3.9倍及COXⅣ下调90%。结论:低氧(1%[O2]作用24h)使CAF具有典型的EMR表型。本研究成功构建低氧诱导的乳腺癌CAF细胞EMR模型。  相似文献   
74.
惠普尔病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多系统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惠普尔养障体.文献报道惠普尔养障体也可导致肺部感染,而检出惠普尔养障体依赖于核酸检测.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呼吸道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的病例日益增多,但这类病例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因此,该文基于临床经验和诊断思维并参考国际侵袭性真菌感染分级诊断标准提出了呼吸道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病例的分级判断体系,包括5个级别(确诊、拟诊、疑诊、拟排、排除).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道样本中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的病例进行基于分级判断体系的分析发现:共有26例检出病例,可分为拟诊6例、疑诊9例、拟排8例和排除3例.并据此提出了样本采集及检验、患者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此建议是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现有病例的初步建议,还需要更多临床病例和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验证、修改、优化,甚至重构.  相似文献   
75.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但其常常发生注射痛.在令患者惧怕的33项临床问题的调查中,丙泊酚注射痛占第7位[1],其门诊手术时发生率为28% ~ 90%[2],名列第3.临床最常用的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是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多以预注和混合使用两种用药方式.Jalota等[3]综述两种方式的研究文献,其中25篇报道认为混用最为有效,24篇认为两种方式效果相当,国内曹云飞等[4]的研究认为混用效果优于预注.此外,由于破乳或乳剂微粒直径大于0.5 μm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5],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药物性状的变化是否能安全使用,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6h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现状及寻找降低剖宫产率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1月重庆市大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907例产妇,其中剖宫产产妇4462例。分析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因素和降低剖宫产率措施。结果:2013年剖宫产率显著高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结构中,2013年的社会因素、珍贵儿和再次剖宫产所占比例均高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地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7.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外科治疗手舟骨骨折作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而有关手舟骨的显微影像解剖学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目的:运用Micro CT测量手舟骨相关影像解剖学数据,为手舟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提供显微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实验从成都医学院局解实验室随机选取80侧(左右各40侧)国人成人干燥手舟骨标本,未分性别。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舟骨和 Micro CT扫描标本,用Micro CT自带三维重建系统分析手舟骨三维骨结构,并逐一测量:①舟骨的纵轴长度。②舟骨嵴的近端宽度。③舟骨嵴的腰部宽度。④舟骨嵴的远端宽度。⑤舟骨结节高度。⑥舟骨结节厚度。⑦舟骨结节宽度。⑧舟骨体部最小厚度。⑨舟骨腰部的厚度。⑩舟骨腰部的宽度。结果与结论:Micro CT三维成像可以看出:手舟骨结节部的宽度和厚度比较接近,整个手舟骨结节部形似圆锥;手舟骨腰部连接结节部与体部;体部前后径明显大于左右径,体部的舟头关节面与舟桡关节面相邻处骨质是整个手舟骨最薄的地方。手舟骨结节部、腰部及体部的桡背侧部分有明显的血管压迹贯穿, 并因此形成其纵轴及背嵴。对所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Micro CT所测得的各径线值与游标卡尺所测得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左右侧手舟骨Micro CT三维成像的各部分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Micro CT所测得数据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依据Micro CT三维重建后的手舟骨测量数据及影像解剖特点,可为外科治疗手舟骨骨折时设计内固定器械提供显微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8.
目的:提高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44例(46侧)颈动脉体瘤患者,其中双侧颈动脉体瘤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瘤体剥离39侧,瘤体并颈外动脉切除6侧,瘤体并颈内、外动脉切除1侧.结果:44例手术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出现偏瘫,2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及呛咳. 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手术是颈动脉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前充分准备,明确瘤体与血管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显微镜下双极电凝手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Micro CT三维重建手舟骨相关显微影像解剖学数据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华  唐曦  王智  李鑫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537-3541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外科治疗手舟骨骨折作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而有关手舟骨的显微影像解剖学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目的:运用Micro CT测量手舟骨相关影像解剖学数据,为手舟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提供显微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实验从成都医学院局解实验室随机选取80侧(左右各40侧)国人成人干燥手舟骨标本,未分性别。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舟骨和 Micro CT扫描标本,用Micro CT自带三维重建系统分析手舟骨三维骨结构,并逐一测量:①舟骨的纵轴长度。②舟骨嵴的近端宽度。③舟骨嵴的腰部宽度。④舟骨嵴的远端宽度。⑤舟骨结节高度。⑥舟骨结节厚度。⑦舟骨结节宽度。⑧舟骨体部最小厚度。⑨舟骨腰部的厚度。⑩舟骨腰部的宽度。结果与结论:Micro CT三维成像可以看出:手舟骨结节部的宽度和厚度比较接近,整个手舟骨结节部形似圆锥;手舟骨腰部连接结节部与体部;体部前后径明显大于左右径,体部的舟头关节面与舟桡关节面相邻处骨质是整个手舟骨最薄的地方。手舟骨结节部、腰部及体部的桡背侧部分有明显的血管压迹贯穿,并因此形成其纵轴及背嵴。对所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Micro CT所测得的各径线值与游标卡尺所测得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左右侧手舟骨Micro CT三维成像的各部分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Micro CT所测得数据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依据Micro CT三维重建后的手舟骨测量数据及影像解剖特点,可为外科治疗手舟骨骨折时设计内固定器械提供显微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早孕流产、中孕流产及足月分娩后妊娠物残留是较常见而难以处理的并发症。官腔内妊娠物残留,轻者导致不规则出血或持续性阴道流血而致贫血、感染,重者引起盆腔、腹腔感染、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过去遇到这类问题常常是盲目清官,但有时难以奏效。现对我院36例临床及超声怀疑有妊娠残留做宫腔镜及诊刮术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