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后中药注射液早期干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后的病理生理基础及中药注射液早期干预的相关研究,总结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后的主要损伤机制和出血转化之间的关系,并为中药注射液早期干预寻找相关理论基础及临床使用依据。结果 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早期,缺氧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与再灌注损伤引发的多种损伤机制参与了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溶栓药物和机械取栓也进一步促使凝血紊乱与血管损伤,以上共同促使了出血转化的发生,但在此阶段,中药注射液早期干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的证据尚不充足。结论 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后中药注射液早期干预的研究应关注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差异,重视病症结合理论的指导,优化研究方案设计,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早期干预缺血性卒中提供高质量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并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将成功构建的24只病理性攻击大鼠按照抽签法分为4组,分别为8-OH-DPAT组、8-OH-DPAT+ZL006组、ZL006组、NaCl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以1 mg/kg每日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PSD-5阻断剂(ZL006)以1mg/kg每隔3天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分别在给药前、给药1周后及给药2周后用居住-入侵实验测试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变化,且每次居住-入侵实验前取大鼠眼眶后静脉血.取前额叶皮层、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脑区五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5-HT1AR)、PSD-95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8-OH-DPAT组大鼠攻击总数、攻击持续时间及攻击要害部位比在给药1周及2周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8-OH-DPAT+ ZL006组大鼠仅在给药1周后有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8-OH-DPAT组、8-OH-DPAT+ ZL006组前额叶皮层及海马5-HT1A受体表达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8-OH-DPAT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PSD-95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且该组海马GR表达低于其余3组(P<0.05);各组大鼠下丘脑5-HT1AR、PSD-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给药2周后8-OH-DPAT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浓度有明显上升(P<0.05),而其余3组在干预前后血清糖皮质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SD-95信号通路参与并介导了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血清糖皮质激素的调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和支持,进行体力状况评分,充分术前常规准备,做好心脏起搏器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结果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留置心脏起搏器并非TURP的绝对禁忌证,可以安全地进行TURP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81.00%)高,两组HDS、MMSE及ADL评分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去势后睾酮水平对青春期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和前额叶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出生后21 d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去势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国际通用应激方法建立病理性攻击模型,持续到青春期.采用居住-入侵实验检测青春期大鼠攻击行为,ELISA法检测睾酮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前额叶皮质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水平.结果 居住-入侵实验结果显示,去势组攻击潜伏期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P<o.01),屈服后继续攻击次数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去势组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P<0.01),且睾酮水平与攻击各指标呈中-高度负相关(P<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去势组前额叶皮质PSD-95和GAP-43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P<0.01).结论 低水平血清睾酮对青春期大鼠前额叶皮质结构可塑性有损伤,可能与其病理性攻击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6.
感性脑病以感性反应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跨科于精神病、神经病、心身疾病等领域,或者是某些内、外、妇、儿科疾病的特殊类型。感性脑病以气病、形病、神病同时存在并互相影响为共同病机,感性反应症状是由神机气化不及、太过、紊乱而产生的,往往不同类别、不同程度感性反应组合外显。神机障碍与脏腑、奇恒府、官窍等形体结合,表现为神明障蔽、神明藏匿、神明显露、神明混乱等。通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性精神病、多发梗死性血管性痴呆、小儿抽动症3个医案,阐述了辨治感性脑病的临床思路:正确诊断,治本兼顾脑病治气与脑病治脏;控制感性反应症状,治标在于调神养神;正视慢病长疗程,重视心身整体护理;建立个体化方案,跨学科整合论治;根据研究进展,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切除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TURP手术切除腺体组织≥40g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的临床过程. 结果 56例患者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62.4 g(48~122 g),切除率为60%,手术时间113.4 min (70~180min).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38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5.6±1.5)分降至术后(6.0±2.0)分;22例患者最大尿流率由术前(5.0±1.9) ml/s升至术后(18.0±4.5)ml/s,剩余尿量由术前95 ml(40~250 ml)减少至术后10 ml(0~60 ml). 结论 熟练的TURP技术治疗腺体组织≥40 g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可接受,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高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对照组采用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神经阻滞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时VA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 WOMAC )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高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WI 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9例接受DW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病理组织均经Ki-67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镜下癌细胞及间质的分化程度进行Gleason评分,将其分别纳入高分化组(<7分,n=17)、中分化组(7~8分,n=23)或低分化组(>8分,n=19)。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分析病灶ADC值与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9例前列腺癌病灶的ADC值为(0.98±0.19)×10-3 mm2/s,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组ADC值分别为(1.14±0.17)×10-3 mm2/s、(1.05±0.17)×10-3 mm2/s和(0.88±0.24)×10-3 mm2/s,总体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ADC值与Gleason评分、Ki-67和P53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s=-0.611、-0.491、-0.511,P=0.019、0.016、0.021)。结论 前列腺癌ADC值分别与Gleason评分及Ki-67、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通过ADC值可初步评价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分化、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与碘染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023年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149例,进行胃镜检查,对发现的原位癌、高级别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进行NBI与碘染色,分析NBI和碘染色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 149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病变150处,普通白光检出病变42处,其检出率为28.00%。NBI检出病变124处,检出率为82.67%。碘染色检出病变150处,检出率为100.00%。NBI与碘染色对食管黏膜内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普通白光检查(P<0.05),NBI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结果比较,P>0.05。NBI和碘染色分级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Ⅱ、Ⅲ级为主,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Ⅰ级为主。结论 较之普通白光内镜,NBI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轮廓,发现早期病变,且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与碘染色相当,在门诊应用内镜对食管早癌进行机会性筛查,可首选NBI观察,再对发现的病变进行碘染色,可在提高筛查效率的同时,减少早期食管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