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人路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肩胛颈骨折14例采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重建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结果 14例获6~20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疗效根据Herseovici等标准:优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以较小的创伤获...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均给予止咳平喘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取肺俞、足三里穴以喘可治2 mL穴位注射,治疗7 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日间评分、夜间评分、体征评分及舌脉象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以上各项评分分值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检测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68.93%,治疗组为8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俞、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复感儿6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复感儿共6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参苓白术颗粒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为87.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参苓白术颗粒能够有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并且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5.
日本血吸虫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并鉴定日本血吸虫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探讨其他信号蛋白在信号传导中对TH的调节及其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从而为血吸虫新型疫苗的设计和药物开发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以曼氏血吸虫的TH 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链,将扩增出的日本血吸虫TH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用单酶双切法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并与曼氏血吸虫的TH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自日本血吸虫RNA经逆转录得到一长度为480bp的DNA片段,经测序与曼氏血吸虫TH的同源性为87%。结论 成功扩增出日本血吸虫TH的中间编码区域,为进一步扩增日本血吸虫TH基因全长以及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温和  胡元生  高志庆  徐元宏  李涛 《安徽医药》2007,11(11):1016-1018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本院CAP患者病原体分布,分析各种病原体的构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间本院154例CAP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确定诊断阳性判断标准:合格标本培养出病原体;间隔2~4周,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滴度呈现大于或等于4倍增高。应用PCR分别扩增肺炎支原体16SrRNA,肺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和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porin基因。结果154例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和DNA检测,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占23.8%,流感嗜血杆菌占5.2%,化脓链球菌占5.2%,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各占1.9%;在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占13.6%,肺炎衣原体占1.9%,嗜肺军团菌占0.6%。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占57.1%,二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15.6%,三重占2.6%,混合感染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占52.4%。结论合肥地区本院CAP病原体最为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混合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占52.4%。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肺动脉持续灌注含巴马司他的肺保护液对体外循环中犬肺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A、B组,各8只。常规建立体外循环,A组用不含巴马司他的肺保护液,B组用含巴马司他30mg/kg的肺保护液,流量30ml/(kg·min)灌注肺动脉。记录两组犬手术前后血气分析结果,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分别于转流前、停体外循环即刻、转流后1h、转流后2h采集静脉血,比色法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体外循环结束后,取左上肺标本,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取小块左肺组织称重烘烤计算肺组织湿重系数(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离心取上清液(BALF),EIASA法测MMP-9浓度,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总蛋白。结果转流后B组A-aDO2和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MPO活性相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肺湿干比重(W/D)、BALF总蛋白含量和MMP-9含量均低于A组(P均〈0.05)。肺组织病理显示肺灌注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肺动脉持续灌注含巴马司他的肺保护液通过降低血MMP-9浓度和减少中性粒细胞集聚来降减轻体外循环中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行羊膜移植,分别检测碱烧伤及羊膜移植术后角膜上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角膜碱烧伤的损伤机制及羊膜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以0.5mol/L的氢氧化钠碱烧伤右眼制作成碱烧伤模型,随机分组,A组(n=32只)为碱烧伤后未行羊膜移植的烧伤对照组,B组为烧伤后立即施行羊膜移植的羊膜移植组(n=32只),另有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即C组(n=6只),术后第1、4、7、10天处死动物,分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混浊度、角膜新生血管及角膜上皮缺损进行临床评分,取下角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IL-1d(interleukin-1α)、IL-6(interleukin-6)和IL-8(in—terleukin-8)的表达水平。结果羊膜移植组角膜上皮缺损、新生血管及角膜混浊度评分第4、7、10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正常角膜中有IL-1α和IL-8的表达,而没有发现IL-6的表达,碱烧伤后IL-1d,IL-6和IL-8均显著表达,IL-1α于烧伤后第4天达到高峰,IL-6和IL-8于第7天达到高峰。羊膜移植组与烧伤对照组比较,羊膜移植组于术后第1、4天能显著降低IL-1α(P〈0.01)的表达水平,第4、7天能显著降低IL-6及IL-8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直接关系到急性期角膜炎症,并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参与随后的免疫反应,介导免疫损伤。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抑制碱烧伤后角膜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致炎性细胞1子的表达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9.
为了比较用巴龙霉素治疗在伊朗流行的皮肤利什曼病不同疗程 (4周 ,2周 )的疗效 ,抽取 5 0 0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 ,要求患者皮肤损伤直径小于 5cm ,皮损病程超过 4个月 ,年龄大于 2周岁 ,未孕 ,先前未经治疗 ,无并发症 ,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无过敏史。按此标准最终筛选出 2 33例。以双盲和随机分组试验的方法 ,对 10 8例患者分别给予巴龙霉素治疗 4周和 2周 ,安慰剂 2周 ,比较第 15 ,2 9,4 5和 10 5天时患者在临床和寄生虫学上的治愈率。结果巴龙霉素治疗 4周的治愈率明显高于 2周。疗程结束后4周的治愈率为 74 % (80 / 10 8) ;2周的治愈率为5 9 …  相似文献   
30.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的酪氨酸羟化酶(Schistosoma japonicum Tyrosine Hydroxylase,SjTH)编码基因,构建pcDNA3.1(+) SjTH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COS 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为模板,RACE PCR扩增SjTH编码基因,并与pGEM T连接进行亚克隆,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PCR和双酶切初步鉴定后测序,纯化无内毒素重组质粒pcDNA3.1(+) SjTH,转染入COS 7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RT PCR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SjTH蛋白的表达。结果RACE PCR 扩增出SjTH编码基因,大小约1 392bp,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Blast分析鉴定重组真核质粒构建成功。脂质体介导无内毒重组真核质粒pcDNA3.1(+) SjTH转染入COS 7细胞,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RT PCR证实阳性单克隆细胞带有SjTH编码基因,Western blot鉴定单克隆细胞表达重组SjTH蛋白,大小约54kD。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SjTH构建成功,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真核表达重组SjTH蛋白,为后续研究SjTH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