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及其CD40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行右侧颈总动脉球囊成形术,分为两组,一组饲以氟伐他汀10mg·kg-1·d-1,一组饲以普通饮食,分别于球囊损伤后2周、4周处死,抽取血标本及双侧颈总动脉标本,两组左侧颈总动脉为阴性对照组.采用组织形态学检测内膜增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0表达.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球囊损伤后2周及4周内膜增生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中层面积无明显区别.氟伐他汀组2周、4周时血管壁CD40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未见内膜增生及CD40表达.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减低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程度,抑制球囊损伤后血管壁CD40的表达.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心导管术后股动静脉瘘(femoralarteriovenousfistula,FAVF)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心导管术后发生FAVF的13例患者用绷带延时包扎法进行治疗。结果13例心导管术后FAVF患者经过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17.3±11.6)d后,9例临床治愈,3例瘘口明显缩小,2个月后复查B超瘘口完全闭合,1例失访,除1例患者出现股静脉血栓外,2例出现局部皮肤溃烂,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绷带延时包扎法治疗心导管术后FAVF简单有效,费用较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4.
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 531例患者中122例(2.7%)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局部血肿86例(1.90%)、假性动脉瘤15例(0.33%)、动静脉瘘8例(0.18%)、静脉血栓5例(0.11%)、严重出血5例(0.11%)、动脉血栓2例(0.04%)、股神经功能障碍1例(0.02%),除其中1例需外科处理外,其余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成功.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抗凝治疗是心脏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内科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心悸八年,加重2年入院,入院查体: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5次/分早搏,听诊无明显杂音。心电图电轴左偏,左室肥厚,频发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检查:胸骨旁长轴切面:左室舒张末内径57mm,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明显扩张,直径8mm,左冠状动脉经室间沟绕过心尖至左室后壁瘘口;胸骨旁短轴切面:扩张的右冠状动脉经右房前进入房室沟,绕右室后至左室右冠瘘口会合,瘘口开口于左室后壁;频谱多普勒示:左室后壁瘘口处舒张期异常分流束,最大速度1.09m/s。左右冠状动脉同时造影显示(图1):左右冠状动脉起始正常,明显增粗并纡曲,管径8…  相似文献   
56.
衰老小鼠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的研究表明 ,端粒酶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增殖的必要条件 ,人类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目前 ,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端粒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85 %以上的人类肿瘤细胞表达了端粒酶活性 ,而有关衰老时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国内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动物实验 ,探讨衰老小鼠不同组织端粒酶的变化 ,并对不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1 材料与方法纯系 C5 7/ BL / 6 J小鼠 16只 ,体重 2 3± 2 g,雌雄各半。按完全随机原则分对照组及实验性衰老组 ,每组 8只。参照龚氏…  相似文献   
57.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90%的VSD位于膜周部及肌部。2002年Amplatzer偏心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国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封堵器开始使用以后,VSD的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目前国内介入治疗病例已超过2000例,对其并发症特别是严重并发症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认识处理日益受到重视。CAVB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患死亡。我们在154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手术中,2例术中发生CAVB,3例术后延迟发生CAVB,现总结VSD介入治疗时发生的CAVB,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和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分析58例冠状动脉瘘的诊疗资料,41例行手术治疗,12例经导管介入治疗,5例未行治疗.[结果]介入组:均获成功.手术组:2例术后残余瘘,其余病例均获成功.介入组住院天数明显小于手术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瘘经合理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经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9.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并发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治疗棘手且病死率高.未行外科手术者,第1周的存活率仅50%,1个月存活率不到20%;外科手术后的住院病死率为10%~60%[1].  相似文献   
60.
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介入治疗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因持续胸痛5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h起床后无诱因感左心前区持续性闷痛,伴出汗、濒死感。在外院于发病1h后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无效而转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20余年。入院查体:脉搏68次/min,血压130/70mmHg,颈静脉无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心音低,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及V4R导联ST段抬高0.15~0.3mV,Ⅱ、Ⅲ、aVF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冠状动脉造影(图1):常规使用2.0mm(6F)JR4造影导管行右冠状动脉(RCA)造影失败;使用2.0mm(6F)猪尾导管行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